7月3日福建农林大学赴泉州市永春县永春芦柑科技小院实践队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王平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下午,小队顺利抵达湖洋镇溪西村水仙始祖茶树开始追根溯源。醒目的围墙标题彰显它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相传清道光二十二年仙溪村民得观音托梦至闽北武夷习制茶手艺,细心揣摩,于咸丰七年带回仙溪并在鼎仙岩扩大种植,研制出媲美武夷水仙的闽南水仙。此后仙溪乡几乎户户种茶制茶,茶园面积年年扩大。仙溪街开设了胜源等多个专卖水仙茶的茶庄,还制出以麒麟、葫芦为商标的水仙茶饼,销往泉州、厦门和海外。厦门还建成了一条水仙路,可见水仙茶的影响之广。同期,桃东的侨胞返乡成立峰圃茶庄,在石齿山开辟茶园,种植水仙、铁观音、佛手等,制成品运销南洋各地。宣统三年,峰圃茶庄年产茶叶一度达300多担。
踏上台阶入眼可见五棵约四米高水仙老茶树,长达178年树龄,枝繁叶茂。水仙花采茶以一芽三叶也原料,经凉青、晒青、摇青、摊凉、杀青、揉捻、毛火、包揉及足火等复杂工序成茶,茶条索紧结、肥壮重实,色泽黄绿、似“香蕉色”,香气清高锐长极似兰花香,汤色清澈橙黄,滋味浓醇鲜爽 叶底黄亮肥厚匀整、绿叶红镶边。连泡多次,香气仍浓,甘味久存。在以茶闻名的福建,闽南水仙虽然在花香上不如铁观音浓强,滋味口感没有大红袍霸气,但它们有明显的“柔软敦厚”的口感,因此有“醇不过水仙”的说法,以其别具一格的风味占据一席之地。
历史悠久的茶树青葱翠绿,向我们诉说着闽南水仙的文化底蕴,在永春这座山城,不仅有芦柑,香醋和香火,还有水仙茶,足以媲美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在永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抓住机遇,扬名世界。它独到的“醇”,一如这座山城的淳朴民风民情,让人心生欢喜,流连忘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2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