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牢记嘱托践行使命,追寻总书记南阳足迹
大学生网报南阳7月9日电(通讯员 高静怡)为追寻总书记河南足迹,推进“时代有我豫有样”网络大思政,进一步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信仰信念、深厚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6月28日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前往南阳市淅川县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追寻总书记南阳足迹”活动,亲身感受南水北调精神内涵。
曾在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关心关切移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守好这一库碧水”。同时,他明确提出,“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祝愿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渠首附近的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作为移民代表,教育科学学院院2021级学生邹子金一家荣幸接待了总书记来家里做客。
图为2021年5月14日《新闻联播》截图。
青年为国之栋梁,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学院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在28日上午抵达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展开实践活动。走进邹庄村,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栋栋崭新的两层小楼花草环绕,一项项富民产业红红火火……漫步在邹庄村,犹如走进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为师生合影。
南水北调缘起南阳,千里调水始于淅川。在丹江口水库,“天下第一渠首”——陶岔渠首便坐落于此。紧接着,师生众人一同来到了首渠大坝,切身感受这项伟大的事业。站在大坝处,他们眺望远方,无一不为这项工程感到震撼。震撼的同时,老师殷切的提出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并嘱托学子要坚持不懈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祖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吃水不忘掘井人,在淅川县邹庄村里,生活着为调水工程献出家园的一群人。2011年,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村民们从九重镇油坊岗村搬迁至此。十余年间,淅川移民“献了祖宗献自身,献了自身献儿孙”。迁徙过程中,铸就了淅川人吃苦耐劳、大义为重、甘于奉献的坚强性格。曾接待过习近平总书记的邹子金同学向学院随行学子分享了自己家的搬迁经历,回忆起往昔,她不免感慨万千,与总书记的交谈仍历历在目,只觉转头间,泱泱丹水与苍苍群山共长天一色;回眸时,蜿蜒江水与雄伟大坝交相辉映。
随后,师生们来到邹庄小学,在这里有着受南水北调精神熏陶的“祖国花朵”,他们耳濡目染父辈的奉献精神,切身感受着村庄的蒸蒸日上。师生在这里举行了大手拉小手活动,活动中一双双大手牵起小手,象征着精神的传承,更象征着团结的力量。面对此情此景,宋施雨老师向学子们娓娓道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和邹子金同学的故事,指出邹子金同学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促进班级同学团结互助,积极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互动。由此,宋施雨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对青年学生要求来劝戒学子,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对于学院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溢于言表。学子也不由自主的被宋施雨老师的感情所感染,纷纷表示今后会心怀感恩,传承党的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
图为老师向学子讲述南水北调精神。
清了水源富了农户,亲眼看到南水北调的实施成果,倾听相关人员讲其中的故事,感受艰难与努力。这些年来,这里的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好,城乡“颜值”越来越高,这都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群众的配合,从中师生们也受益匪浅,进一步认识到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提升民众的环保节约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永远是保护生态不变的理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1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