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探寻葫芦雕刻,坚守文化自信
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在山东省聊城市流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以青春之力,汲文化之芸”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9日上午在聊城市东昌葫芦博物馆以及周边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东昌葫芦雕刻自宋代形成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承与演变,它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与艺术风格。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来到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街道两侧卖东昌葫芦的摊位随处可见。队员对其中一位摊主进行采访,了解到东昌雕刻葫芦常见的用料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它的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随后,队员参观了东昌葫芦博物馆。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精美的葫芦,这些葫芦大小不一,有各种样式,有的悬挂于墙上,有的则摆放在陈列柜里。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队员了解到葫芦雕刻有表达吉祥寓意的图案和纹样,以表现与生殖康拜、图腾崇拜等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主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材料的特殊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和风格的多样性在其他传统工艺中实不多见,可以为传统民间艺术、山东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东昌雕刻葫芦用途广泛,既可作日常器具、祭祀用品,也可作为工艺品、生活饰品,还可以入药食用。博物馆的讲解员说到:“如今有大批的雕刻爱好者投身于这个工艺,人才济济,并且东昌葫芦是每一位来到聊城的游客都争相购买的聊城印记,都证明了这一文化经久不衰,且有广阔的前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保护。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但了解到东昌葫芦工艺的历史、制作工序以及寓意,而且深刻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坚定了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相信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撰稿人:翟红哲
”以青春之力,汲文化之芸”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6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