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学校组织开展的“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7月,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代表队摄录团队继续出发,深入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纪念贫困村,与现任村委会主任及当地乡政府特派讲解人员等进行了切实亲切地交流。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分平,年年灾情多。”是旧登山村真实写照。以赵春兰为代表的登山人向荒山宣战,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综合治理,在实践中摸索出“弯、厚、拱、长、平”的登山梯田五字秘诀,从根本上改变了登山村缺粮少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创造了“登山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
队员们进入登山村部,醒目的“传承登山精神聚力精准扶贫”十二字标语牌匾映入眼帘。在与当地乡政府特派讲解员进行简单交流后,队员们在其带领下进入了登山展览馆。展览馆内共分有赵春兰事迹展厅、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登山实物展室、多媒体放映厅等5个展室。
在讲解员的解说引导下,我们了解到,赵春兰同志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登山。登山的山山水水、道道梯田,都是赵春兰同志最好的纪念碑。赵春兰生前对自己提出了“五不”原则,即不转户口、不要工资、不定级别、不脱离劳动、不离开登山村,“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严格要求,更是他奉献人生的最好诠释。”讲解员为我们解释道。更有登山村人民皆弘扬的“五不倒精神”,即条件差难不倒、灾害多吓不倒、歪风邪气吹不倒、成绩大喜不倒、荣誉高夸不倒五句话。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赵春兰带领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展出图片资料,以及河南日报、洛阳日报等多家媒体对登山村多年来报道的文献。
在党性教育基地中,我们了解到,登山村在跟随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铭记党的执政清廉作风,在党性基地教育中分类对比了近些年优秀先进的党员领导干部典范,对于贪污腐败的“老虎”“苍蝇”也进行了专栏展示,目的是为了警醒村干部们莫觊觎一时之贪念,向优秀先进模范代表学习。
走进廉政教育基地,我们可以通过一张张宣传展板领悟到党纪国法的尊严。“这里的廉政教育基地被授予‘洛阳市廉政教育基地’,洛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三实三严’教育实践基地。”讲解员这样告诉我们。透过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践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以赵春兰为楷模人物的典范事迹,通过“登山廉政警示教育”,现今的广大村干部们应发扬“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登山实物陈列室中,队员们见到了很多当年改土治水的硬件设施:缺损老旧的雨伞、茶缸、纸灯、灯海。为村民们提供日常饮食需要的油罐、蒜兑,赵春兰书记与村民们进行改土治水会议的木桌以及他曾使用的水烟袋等日常用品,为我们近乎完全地再现了当年开拓梯田发展的场景。此外,队员们更是对当时赵春兰书记对登山村改革发展所做的阶段性规划目标决策及具体计划倍感钦佩,深切感受到赵春兰书记虽已逝去但留下的“登山精神”力量依旧发扬光大。
以赵春兰为代表的登山人所创立的“登山精神”,已成为汝阳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灯塔。登山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多年来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传承一种力量,凝结、沉淀了“登山精神”。这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精神,永不褪色,历久弥坚。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应秉承这种“登山精神”,让我们在跋涉至人生罗马的路途中,追梦的意志将更为坚毅,圆梦的步履将更为坚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