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回顾小岗文化,领悟创新精神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操恩 陈宗雨 段一

中国青年网滁州市7月7日电(通讯员 胡昊 陈宗雨 段一凡)

197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在凤阳小岗村这片土地上悄然开展着。多年以后,这些事迹吸引着不少后辈们来到凤阳参观走访。2023年7月2日至3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小岗村暑期实践队走进了凤阳小岗村,感受红色的改革精神。

2023年7月2日中午,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前往当地“金昌食府”,拜访当年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老先生,了解“金昌食府”的由来和发展,深刻认识小岗村的改革创新之路。

走入食府里面,便可以看到墙上成列的中央领导与小岗村优秀工作人员的合照,许多宣扬小岗创新精神的语句摘录,以及一系列带有小岗村标志的物品。在观赏一番后,同学们开始点餐品味当地美食,与此同时,同学们从服务员口中得知“金昌食府”拥有的美味健康、可以从源头到餐桌全链得到保障的猪肉食品,来自于小岗村自主创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科研成果的“瘦肉型杂交香猪”。食府更大的目标是利用该技术,让小岗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饭后,同学们对严金昌老先生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得知,小岗村的精神包含着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在同学们询问到在决定大包干时,是否会感到害怕时,严金昌老先生回答道;“害怕是当然的,要是弄不好,一个队的人都得被摘帽子,家人也会受牵连。”但即便是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他们当时依旧没有退缩。改变小岗村现状的决心,促使他们挺身而出,敢于改革。至于为何放下土地转头餐饮行业,严老先生解释道:“现在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景点,每年有很多游客来小岗村参观,开设餐馆,吸引游客吃饭,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也依靠当年沈浩书记的支持与鼓励。”

图为同学对严老先生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昊 摄

当日下午,一行人怀着对严金昌先生口中的沈浩书记的好奇,前往当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参观了解沈浩同志的生平及对小岗村发展的贡献,领悟“沈浩精神“的内涵。

步入陈列馆大门,迎面看到的是墙上胡锦涛同志对沈浩说的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沈浩精神的弘扬。两段话简短而有力,也让一行人对沈浩形象有了初步认识。

图为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大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沙董 摄

跟随导游的脚步,同学们走进陈列馆第一部分——沈浩的生平。展柜中陈列出一份又一份“三好学生”奖状,可见其在专科学校学习期间的刻苦努力。直到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省财政厅任职18年,一直任劳任怨,爱岗敬业。2004年2月10日,他响应省委号召,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同学们从他的日记中看到他的决心:”今天,我正式到小岗任职了,我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引导和带领小岗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为省委的决策争光,为财政厅添彩,为人民增富“。知行合一是他的本色。展柜中沈浩生前所穿的五元钱的棉鞋、贴在床头的小岗村所有村民的联系方式,真实地展现出他当时沉下身子、转变角色、深入群众的经历。讲解员口中的故事让沈浩的身影生动地浮现在同学们脑中,一行人无不感动。

从墙上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沈浩到任之初,小岗村大多是瓦房,还有少数老百姓居住的是茅草房。 “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过富裕门“。沈浩听计于民,制订了“三步走”计划——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正是这“三步走“让小岗村进入快车道。展板上呈现出的葡萄文化旅游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创业、兴建大包干纪念馆、鼓励老百姓开展农家乐、引进13个商业项目、成立中国首个大学生民兵连等事迹,让同学们理解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的良苦用心。当同学们得知前往陈列馆途中经过的小岗爱心幼儿园、小岗学校和养老院正是沈浩同志建立的,更是认识到他是真的在用心为老百姓着想。无怪乎小岗村民为挽留沈浩,三次按下红手印。

图为同学们观看展柜中的报纸及沈浩的奖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沙董 摄

行至二楼,同学们来到沈浩同志曾经借住六年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和两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有关农村改革的书籍。出门向楼下走,就是故事中那“永不上锁的铁门”。这道门不仅让村民随时能来找他,更使得他与村民的心没有分隔。

至此,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已经参观结束,而沈浩同志勤奋敬业、爱民为民、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却留在了同学们心中。“沈浩精神”是小岗精神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学子当领悟其内涵,不断弘扬。

次日,团队成员前往大包干纪念馆,参观大包干历史文物,感受当初改革带头人们的艰辛历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切身体验到先辈们在未知道路上探索的不易、在农村改革中的艰苦。

虽千万人,吾往矣。走入纪念馆,便可以看到赫然醒目的“大包干纪念馆”几个夺目大字,宣示着曾经那个辉煌的岁月。随即映入眼帘的是一份印着24个红手印的协议书,上面书写的正是当初的先辈们为实现“吃饱饭”“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的愿望,鼓出巨大的勇气,甚至做好了锒铛入狱的准备的决心——“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谁愿横刀立马?唯我小岗村人。在当初全国都在吃大锅饭的情况下,在大家都在磨洋工的情况下,在大家都苦于大跃进的错误但是没人敢于改变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一举打破了僵持的局面,造就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天,结束了那个生产效率底下的社会局面。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安静地躺在大包干纪念馆,吸引着每一个前来学习的学子。至此,大包干纪念馆已经参观结束,“大包干精神”是小岗精神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学子当领悟其内涵,不断弘扬。

图为大包干纪念馆大厅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好 摄

为期两日的实践活动全部结束,团队成员们表示,本次实践使他们深刻理解了由沈浩精神、大包干精神共同组成的小岗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思考作为当代青年应当担负起的传承红色血脉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出发!“染色季”社会实践队的调研初尝试
为了准备接下来的扎染和拓染的课程材料,7月2日“染色季”社会实践队的队长陈嘉勋带领队员前往花之韵农业生态院进行调研和收集材料。花之韵农业生态园位于城镇中心,人来人往,热闹至极。“染色季”社会实践…
乡间石榴渐红,峄城步步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理念和初衷,感受乡村振兴活力,体味时代力量精神。2023年6月26日至6月29日,曲…
普通话推广 大学生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新乡7月2日(通讯员高蕊)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助力团,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新型文明乡村,于2023年7月2日下午前往新乡市封丘县黄陵镇闫庄村开展“同讲普通话,建设新农村”的活动。河南…
科院学子进农村,助力扎染工艺发展
中国青年网新乡7月9日电(通讯员张晓薇)为推动扎染手工工艺发展,积极发扬服务基层的三下乡精神,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7月9日河南科技学院“传承扎染艺术,共建美丽乡村”大学生推普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新…
遨游数理苏颂伴,点燃夏日展英才 4
上午,实践队成员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陆大楼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西南石油大学获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优秀组织奖
7月3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此次展播活动的获奖名单,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报送的作品获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和2项最佳导演奖。该活动由中共四川…
奋斗薪火继往开来,青春追梦正在路上
中国大学生网报赤壁7月5日电(通讯员彭秋悦)7月5日,为了丰富乡镇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快乐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开展“舌尖泥塑我来创”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在此次课程中,…
青春不已山海为远 支教点燃乡村未来
今天是2023年7月8日,虽然是星期六但我们今天上了星期一的课。虽是周六但小朋友们的热情丝毫都不减退在吃完早饭之后依旧来到了学校。今天音乐课的授课内容是歌曲《错位时空(五四特别版)》经过了前几天的学习…
【实践感言物电学院王志远】社会实践感
第一天,我们迎来了我们为期七天的樱桃采摘园实践活动,满怀期待地踏上了旅程。当我们抵达樱桃园时,我们意识到七月份并不是樱桃树结果的季节,樱桃树上没有果实。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充满热情和好奇心地与樱…
心夏乡·三下乡|出发啦!“商之翼”实践队前往吴川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
(通讯员钟卓欣)7月6日早上八时,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商之翼社会实践队出发前往吴川市长岐中学,进行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的实践活动以数字货币为主题进行调研,旨在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宣扬趣味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