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6月28日晚上19时,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雁乐赤溪”实践队队员随着阵阵鼓声来到夜幕下的赤溪村畲族文化广场,观看热闹欢腾的畲族歌曲合唱和竹竿舞表演。此次表演是以“畲家儿女欢迎党的生日”为主题,以赤溪村妇联、赤溪村畲族民歌传习所、赤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办方的党日活动,村书记和村民们以及畲族穿戴的表演妇女在节目的尾声与实践队队员一同围绕篝火舞蹈,一片喜气洋洋景象。

“昨天的歌词就是永远跟党不变心,我们什么节日编什么歌。”年近70岁的赤溪村畲族民歌传习所老师钟月华女士6月29日在家中茶桌上向队员们讲述到,“编这些畲族民歌干什么呢,就是为了感恩,感恩共产党,感恩政府、党中央,是他们让我们村子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以前很难的。”茶桌上放着钟女士一早洗好的青提,在一阵阵惊叹与说笑声中,队员们了解了赤溪村民歌传习队伍的历史以及现状,感受到了畲族妇女们传承畲族文化的决心和毅力。“我什么节日编什么歌”,“我们有十几个队员,七八个固定成员,谁有空谁就来。”民歌传习所的舞台虽然有限,但是在钟女士的带领下,一年又一年,她们坚持走下来了。她们原创的畲族民歌越来越多,畲族语歌词内容也在不断创新,更加反映新时代。


跟随钟月华女士的脚步,队员们走进位于赤溪村人民会场二楼的畲族民歌传习所。传习所排练厅的天花板上装有畲族特色花纹的顶灯,侧面窗帘也有畲族图案,排练厅后侧则展示着传习所之前的活动影像。排练厅内话筒、音响、屏幕等设备齐全,桌上还摆有钟女士自己编制的畲族民歌歌谱。


通过对畲族民歌传习社的拜访了解,队员们深深被赤溪村畲族妇女传承畲族民歌文化的决心所感动,相信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赤溪村的畲族文化浓度能够越深,畲族妇女们的舞台能够越来越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