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是缱绻的,烟雨一梦到江南。苏州,一座2500余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完美契合了诗词画意里的古典江南的形象,在苏州,感悟烟雨江南的细腻缱绻,感悟丝绸文化与吴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
江南水乡,水乡的诗意藏在水乡深处的白墙黛瓦之中。乌篷船上戴着笠帽的船夫悠悠得荡漾着手中的船桨,船桨恍若是化作艺术家的画笔那般,在那幽净的湖面处勾勒出一道接一道的层层涟漪。船夫不紧不慢的摇晃着船只,嘴里还时不时哼着小曲,喃喃歌声伴随着船内游客们的嬉笑声,时间犹然暂停般慢了下来。我感觉自己身处在一幅江南画卷之中。河道两旁住着人家,临河的墙壁上铺满了青苔,白墙劣迹斑斑,被岁月打磨的痕迹清晰可见。这里的人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有妇人在河边取水洗衣,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作为一个中原地区的人,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傍晚的时候,我坐上了山塘河的游船,夜游七里山塘。游船穿梭在河道间,我与徐徐晚风相拥,在桨声灯影里惬意感受古韵悠然。
图为苏州人民路附近的水乡风貌 通讯员江焕然供图
在调研途中的最后一天恰逢连绵细雨。雨连绵不断地下了一整夜,于是我便到了真江南。烟雨中的江南别有一番风情。雨把江南染绿了些,远方的青山若隐若现,眼下的山塘河碧波荡漾,还有两三颗青葱的柳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在雨季的江南,声音是最为动听的。我在屋檐下躲雨,头顶上方是片片黛瓦,雨水顺着瓦片缓缓滑落,滴落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淅淅沥沥,声声入耳,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多少楼台烟雨中”。正巧两名女子穿着丝绸旗袍,撑着油纸伞从我面前经过,我一时望的出神。此刻春不晚,我滴酒未沾,却好像沉醉在了这真江南。
苏州的小吃也是各式各样的,在山塘街热闹的生活气息里,我重逢了太平盛世该有的模样。糯叽叽的糖粥裹着桂花的清甜,街角那间餐馆人头攒动,就是为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蟹黄面,阔别已久的烟火人间被我在山塘街里找回来了。
图为七里山塘夜景 通讯员江焕然供图
调研过程中,还有幸去到了苏州博物馆。这一次去到了具有现代感的苏博西馆。在纯粹江南——苏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我仔细聆听文物细细讲述了苏州自旧石器时代至民国一万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品味了苏绣、漆艺、木雕等手工业发展的脉络;在书画厅还看到了唐寅、祝枝山等大师的书画作品。我始终觉得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从冷气充足的馆中走出来的那一刻阳光普照在每一位游客的脸上,我好像又跨越了千百年从古时候的姑苏回到了现在。苏州风雨兼程,步履豪迈,见证了秦汉隋唐的天下一统,见证了宋元明清的锦绣繁华,历久弥新,成为了现在这个现代化与江南古朴完美融合的大城市。
图为苏州博物馆(西馆)馆藏展品 通讯员江焕然供图
我是一位外地的访客,不以时钟来记录时间,而是花窗外树影的轻移,用树荫浓淡来判断时节,挣脱客观时间之外,以主观去感悟时间。对姑苏的怀念就犹如在这时而落雨的仲夏里描绘着一份憧憬,怀念苏州青砖伴瓦漆的诗意栖居,怀念江南性如温水般的慢节奏生活。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