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宁厂镇中感历史之变迁,荆竹峡里叹文化之奥妙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作者:关佳煜

宁厂镇中感历史之变迁,荆竹峡里叹文化之奥妙

为深入了解巫溪县的特色历史文化,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下午14:30参观了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和荆竹峡景区。

宁厂古镇是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也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和摇篮。“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此处,探寻古镇的历史文化。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了盐泉铁索桥。在悠长而古老的桥上,看着桥下波光粼粼的溪流和奇形怪状的石头,古朴而幽静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团队进入宁厂古镇,透过破旧的危房看到了过去时代的繁华之景,屋内具有年代感的物品依然保留着,曾经制盐的安全公告还遗留在墙上,“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兴业”,而今繁华不再,留下来的是历史的记忆,古镇为研究巫溪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图为宁厂古镇之景 张婧谍 摄

参观完宁厂古镇后,团队乘车来到了荆竹峡,仰观了荆竹坝岩棺群。岩棺也称悬棺,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棺木岩悬崖绝壁之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巴楚文化交融及古代少数民族族属葬制的实物资料。站在岩下,仰望悬棺,深感古代人民的智慧之无穷。团队认真阅读了荆竹坝岩棺群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岩棺群的历史价值和发现过程。与此同时,当地也建立了与岩棺群有关的历史展览馆,专门向游客讲解岩棺群的历史来源和独特之处,有助于加深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图为荆竹坝岩棺群简介 张婧谍 摄

作为“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乐土,宁厂古镇也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但如今一片破旧的景象,这座古镇仿佛已被人们悄然遗忘。近些年来古镇产业的诞生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巫溪政府也应借鉴优秀经验,发展古镇特色旅游,充分发挥古镇的独特之处,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巫溪历史文化悠久且充满神秘色彩,志愿者们通过此次古镇之旅,发现了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以期助力巫溪县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记者:关佳煜

摄影:张婧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忆红色发展史,乡约再出发啦
忆史唤初心,“乡”约再出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3年7月1日早上7点,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于敬业楼广场…
关于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文化传承现状的调研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文化传承现状的调研报告学校:合肥学院作者:沈叶天、四兆琦、彭启月指导老师:张弦乐摘要:革命文化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
工作转移将告别 虽是异地但同心
随着线下实地调研活动的结束,岭南之星队伍决定把队伍相关工作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一些念家心切的队员们也能够回家充充电,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应对接下来的工作。虽然说队伍调研工作的形式有所转变,但是大家却…
画红色印记,绘爱国画卷
画红色印记,绘爱国画卷——2023年暑期三下乡小朋友认真绘画提问图画与讲解指导绘画(通讯员:武雪雪)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
安理学子三下乡:一场与文物跨越千年的“对话”
中国青年网安徽博物馆7月7号电(通讯员谷春雨),7月6日在炎炎夏日里,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aust探索实践队来到了安徽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深入感受民族历史沉淀,寻找红色记忆的…
青春正启航,助力三下乡
青春正启航,助力三下乡为深入乡村开展科学普及和素质教育,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今年暑假,湛江岭南师范学院的教育科学学院的致远实践队在队长梁锦梅的带领下前往茂名信宜池洞镇的东安小学进行为期10…
邵阳学院“送法下乡,普法零距离”社会实践团队赴邵阳县对河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传播红色文化,送法治之清风,深入到每家每户切实可行的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引进法治新思想,创建红色新风尚。近日,邵阳学院“送法下乡,普法零距离”社会实践团队赴邵阳县对河村开展“芙蓉学子•乡村振兴…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三下乡:培养劳动能力 厚植感恩情怀 ——谭北小学包饺子劳动课
培养劳动能力厚植感恩情怀——谭北小学包饺子劳动课初体验7月6日上午,湛江市经开区谭北小学开展了以“培养劳动能力厚植感恩情怀”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为谭北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展包饺子的劳动课程。本次课…
点善“少年先锋小分队”志愿者助老“乐享科技”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在数字化普及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融入数字社会中,成为了一个…
“重生之碚”发展成就观察团调研金刚碑古镇
据悉,为了调研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力量如何聚焦城市文旅建设。2023年7月1日,重庆移通学院行者公园书院群暑期三下乡“重生之碚”发展成就观察团抵达北碚金刚碑古镇,顺利完成实地调研工作。观察团宣讲员何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