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国家意欲推进农村交通发展、缓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尝试之一。那么农村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普及情况如何?怀着对于这些问题的好奇,6月30日上午,一群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安徽多地“乡村振兴,科技先行”农村新能源汽车普及性调研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深入乡村地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寻求真实答案。
积极联系,寻求当地村委会助力
6月30日团队到达实践地点后,为了便捷推进工作,团队队长第一时间与当地的村委会取得联系,从村委会了解当地村落居民和汽车现行持有情况,并寻求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与支持。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热心带领下,同学们顺利打开了与村民之间的交流关卡,走进农户,开展实践调研。
队员们与当地村委会对接图 李畅 摄 队员们实地进入农村,询问现代农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李畅 摄问题频出,新能源汽车下乡面临困境
“你说的新能源汽车,我们不懂,我们开传统燃油汽车习惯了,也不想再换什么新能源汽车了。”团队队员们与村民面对面,结合自制的调研问卷,围绕新能源汽车知识和购买意愿展开交流。
经过几天走访调研,队员们发现,近70%农户对新能源汽车表示无感,他们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新鲜事物,自己更多的是对其抱着观摩态度,并没有前去尝试的想法。
对于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了解的人员而言,调研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扰。“纯电动汽车拥有很大的续航问题基本只能保障市区内的通行,而混合动力汽车
以及燃料汽车,价格又太贵了,我再加点钱能买到一辆质量不错的燃油汽车了。”高等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较高,低等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又不够,成为影响他们购买的最大“纠结点”。
此外,针对一部分已经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农户,他们也存在一些不满,
集中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隔音效果不好,私密性很差。他们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特点,致使大部分用户选择将其作为私家车使用,而对于私家车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隐私问题。
当团队询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村民们又反应了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问题。
补贴主要采用领取消费券和充电卡的方式,其中大部分操作都是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进行。这无疑也是一种门槛限制,很多新能源汽车作为高龄团体的代步车,这样的补贴方式不能让他们见到真金白银,他们很难信服;部分青壮年在外地工作,不能及时的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下乡补贴的政策,前往活动地点领取补贴更是存在信息误差,很难享受到补贴政策。简而言之,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人群少之又少,补贴不能有效提高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需求。
调研中途休息时,队员们在田间地头讨论调研过程中遇到的情况 余浩 摄集思广益,用心提供青春答案
对于调研结果,调研团队成员们与最初设想完全不同,他们立足专业所学,集思广益,从实践调研和现有政策出发,大胆给出自己的青春答案。
第一,强化宣传,普及认知。推动农村新能源汽车普及,前提加快村民新能源认知普及。目前大部分农民不了解新能源汽车,政府方面可以层层联系,细化工作,落实县城、村庄宣传“最后一公里”。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可以同步线上线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专属活动,如: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云端车展、直播售车、专家评析….诸如此类,加深群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印象。
第二,完善政策,扎实推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是一个大工程,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丧失大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长期化,注重补贴政策的便民性、普惠性。设置特定月份,限制补贴名额,这都会阻碍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真正见效。政府应该协调补贴费用的各项收支,这样才能切实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第三,技术创新,解决问题。针对汽车隔音问题,新能源汽车研发部门应聚焦问题,创新改革,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优化、各种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优秀性能,方能真正解决农户购买的后顾之忧。
新能源汽车与乡村振兴政策息息相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实践,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夏日炎热,路途遥远,队员们依然充满热情,回应习近平主席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为乡村振兴提供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