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访金沙故土,领略苗绣魅力

作者:施熠 龙文雪

为深入了解金沙县脱贫致富的发展现状,推动金沙特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7月1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赴贵州省金沙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进一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实践团来到岩孔街道云岩社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与当地苗绣蜡染传承人陶旭进行交流,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通过线下访谈交流,手艺人陶旭女士向实践团成员就苗族服饰的材料选取、制作过程、服饰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介绍。

世代相传,苗族技艺已融入血肉

传承人陶女士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参观她的苗绣工坊。据了解,他们家世代传承苗绣,从老一辈起至今已有多代,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她从小潜心钻研苗族刺绣及蜡染技艺。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多年前,一部分川派苗族迁徙至贵州金沙县和怀仁县,与云南等地支派多突出苗族特色银饰不同的是,该支派主要聚焦布料的蜡染和刺绣工艺。其苗语语言多借鉴于彝族语言,在布料制作过程中,他们用彩线记事法来记录他们的迁徙过程,过黄河绣黄线,过长江绣蓝线,翻山越岭也有特定符号。

陶女士向实践成员讲述道,“我们每个人在对布料进行蜡染图案的绘制和裙摆、腰带的制作时,都有着自己对迁徙的认识理解和对离去故土的缅怀,每条裙子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意义,都寄托着我们自小养成的对我们民族的情感与技艺。”

图为手艺人陶旭为成员讲解布料的制作剪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吴霜 摄

时间打磨,手工技艺得耐住寂寞

陶女士介绍到一套苗族盛装制作时间长达一年,部分是手工制作耗时更长。完整的苗族妇女盛装样式繁复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短褶裙等十八件套。苗服制作技艺十分复杂,需要历经多重步骤。先将抹布采成丝,纺织成布,然后进行染色,碾成亮色布料,再绣上不同的图案,最后运用精巧的针线活穿针走线得将布料连接起来,制作成衣,一套完整的纯手工苗服耗时一年至两年才得以完成。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给队员们现场展示了制作过程中的一步——碾衣,将衣服平整得放在圆筒和木板中间,站在木板上运用身体力量和身体协调进行左右倾斜的来回移动,原本普通的布料经过碾磨焕发新的光彩。

通过手艺人的讲述,实践队员领悟到,好的工艺需要手艺人在无尽光阴里的钻研与守候,“工艺”二字,“工”需要时间和沉淀,“艺”需要悟性和高度。

创新发展,样式图案可灵活创新

手艺人陶旭女士从苗族服装的起源发展、历史阶段、迁徙变革、创新调整等方面,向实践成员讲解。当提到苗服的发展现状时,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自己加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进来,更喜欢简约自然,对原来一些繁复的苗服进行了一些修改。也是十分不错的流行趋势。”将更多的苗族服饰加入一些现代化元素,多元文化百花齐放,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并喜欢上苗族文化。

对此,实践队员相信,苗绣中所承载的信仰将会在一代代人不懈的传承与发展中得以绽放光彩,向更多的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图为结合了现代元素的苗族服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吴霜 摄

殊途同归,不同支派怀共同情怀

实践队员分别体验了三套不同风格的苗族盛装,一套为川苗复古简朴的装束,一套为结合一些新型元素的川苗服饰,一套为云南苗族的婚庆红装。苗族有着众多迁徙到不同地域的支派,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情怀和信仰。透过这种“穿在身上的史书”,实践队员感受到苗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依靠世代口传身教,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故居,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融进服饰文化当中,将苗族文化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

经穿戴时手艺人陶旭女士一步步的讲解,队员们纷纷表示穿上苗服的体验让他们对苗族文化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队员们将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三种不同风格的苗族服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吴霜摄

通过本次实践走访与交流,“绣见”实践团队员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去了解学习苗绣文化,讲好苗族故事,以实际行动助力金沙县岩孔川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关键是守正创新。铸牢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在将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的路上行稳致远。

图为实践团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龙文雪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前行
为了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人民英雄的先进事迹,增强志愿者的使命感,做一个有为的社会青年志愿者。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传薪火,续华章”社会服务实践队于2023年6月21日在许昌市襄城县参观人民英…
安工学子三下乡:文化发扬历史
为增强提高乡村文化艺术的理念为用文化教育激发群众对非遗文化学习的兴趣,保护传统建筑,保留民俗活动等。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文化艺术,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安阳工学院…
章庄之行,砥砺同心
章庄之行,砥砺同心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对青年学子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过渡的作用。2023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安福县章庄乡进行了一天的入户普法…
筑梦童心,“纸”因有你:物电学院赴六安市叶集区千方爱心支教团队开展折纸艺术课
本网讯(千方爱心赴六安叶集区支教团队吴佳怡魏潘晨陈雨欣)体悟传统美育,传扬民间艺术。7月4日,物电学院“科普支教,助力文明实践站”千方爱心支教团队开展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折纸课,进一步增强支教学生思…
筑梦盛夏支教兴,扬帆启航青年行
大学生网报7月5日电(通讯员孟晶)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再次出征,29名队员于2023年7月3日下午分成两队分别抵达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和栗林村鲁论书院,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七月…
伯藜支教 | “往昔峥嵘忆初心 今朝砥砺再出发”——南中医南星伯藜支教团七一特别活动
七一建党节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遗志、发扬精神,南京中医药大学南星伯藜支教团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身临其境地回顾了这段历史记忆。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是人民解放…
“春织者”实践队:访谈调顺居民,调研当地年例
据资料显示并结合实践队的调研可以知道,调顺村风物宜人,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明代的黄氏宗祠、三面石狗、六角古井、盐场官屋,清代的绑马古亭、“妈祖庙”“大王庙”“天后宫”古渡头,清末民初…
“春织者”实践队:走基层访民意,推进乡村振兴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青春之实践贡献青年力量,进一步了解调顺村当地年例的实际情况、感受群众对年例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看法,2022年7月6日上午,“春织者”社会实践队深入调顺村进行采访调查。毛主席曾多…
悦动舞姿,精彩支教
2023年7月6日,来自浙江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知心支教实践队伍迎来了他们的第四天支教。烈日当头,清晨7点半,实践队伍来到了东山中心小学。本节课是由陈老师带来的“英英有韵”系列课堂。首先,陈老师带领…
重庆贸院学子三下乡:赴县城水电站,探深山老鸹石
7月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智慧‘融’发展,青春‘柱’梦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到石柱县马武镇老鸹石水库和水电站走访调研,访问当地老鸹石水电站工作人员曾媛、肖利,进一步了解水电站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