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二师学生走进恩施:探寻农村里的“秘密”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彭婷婷

湖北二师学生走进恩施:探寻农村里的“秘密”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彭婷婷)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农村里的“秘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诚毅分队于7月11日至20日来到了恩施利川市南坪乡田湾村,以此为代表来探寻大山里农村的“秘密”。

政府扶持,农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7月,入夏以来的第二个月,在各地都被炎热的天气所侵袭时,上帝似乎对这片被大山包围着的土地尤为“照顾”,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就这样,志愿者们踏上了探寻的道路。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队员们看到了山里农业种植的特色模式——梯田。一层层绿色的叠加,构成了一副最天然的画卷。随着不断的前行,队员们碰到了一位在田间劳作后正要回家的农民老人,并与之展开了交谈。

交谈得知,老人家有5亩田地,作物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老人家还有个儿子,在承包鱼塘,搞养殖业。

队员们询问了庄稼的收成情况,老人说道:“今年水稻的卷叶螟比往年多,所以水稻的收成还不好说,不过玉米应该还可以,按照往年的情况,这两种加起来大约有几千斤的产量吧!”

随后,老人又说道:“现在国家情况好了,像我们农民种田每年都会有补贴,除此以外,政府还会派人下来针对我们农民搞技术扶持,我儿子承包鱼塘,也是受了在今年二月份南坪农业服务中心开展的‘田渔共生’模式的启示。”

之后,在队员们的请求下,老人将队员们带到了他家承包鱼塘的地方,在那里正巧遇到了他的儿子。老人的儿子正在那儿照看鱼虾喂养以及新鱼塘的挖掘情况。

队员们与老人的儿子(李先生)进行了攀谈。李先生说:“我今年3月份左右购进了一批规格较小的泥鳅,鳝鱼以及其它的鱼类虾类,通过几个月的精饲投养后再将它们卖出,从中获取利润,我有朋友去年已经这样做了,并且收益不错,我现在准备再挖一个鱼塘把规格搞大一点,这样获利也会高一些,而且,政府对我们这种做法也是支持、扶持的,偶尔还会有知识培训,我们搞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也就无后顾之忧了,就像现在我们这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是因为有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挂念儿女

在当地,除了有少数的年轻人留在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最多的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学名称作“空巢老人”。

14日上午,队员们就来到了空巢老人牟伦春老人的家里,对她的生活情况展开了了解。

据了解,老人已年过八十,老伴过世差不多37年,家中育有三女两儿。看到队员们的到来,老人十分开心,一直要把家里面留存的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拿给队员们吃,老人说:“看到你们,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孙子,我孙子也快有你们这么大了,前些年都还是我在照顾他,不过现在我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就让他跟着我儿子去外地了。”老人说着,眼角泛起了泪花。

队员们向老人询问了家庭经济情况,老人说:“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又有几个小孩要读书,所以儿女们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只有春节的时候才会回来几天。”

之后在于老人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老人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基本上是靠药在维持,队员们还发现,老人记忆衰退,一个问题会重复问几次,同时听力也有些退化。老人从家中拿出了一张全家福,并且还将照片中的人逐个介绍给队员们:“相片中最高的那个是我的大儿子,以前工作时,从楼上摔下来过,之后他就一直喊腰疼,走路也没有原来那么挺直了。最右边的是我的小女儿,嫁的比较远,已经好久没见到她了、、、、、、”

老人说:“我在家一切都好,特别是现在国家现在还有养老补助金,现在生活是没问题的,我就是有些挂念我的儿孙,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生活怎么样,他们在外比较忙,也没时间老给我打电话,我也不识字,不会打电话,联系也就比较少了、、、、、、”

实践结束,队员们总结道: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只有当地经济发展好了,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留在这里。同时,队员们也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应肩负起送知识下乡的责任,为我国农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代表队摄录组烈士陵园行动进行时
2017年7月,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代表队摄录团队在汝阳团县委政府副书记韩佳佳等工作人员的接洽带领下,前往位于汝阳县凤凰山的烈士陵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宣传纪录片的拍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在贵州支教,让音乐伴你们前行
  2017年7月11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的队员们来到学校后开始认真备课。我给大家打印了歌词,自己又多练习了几遍歌曲,以便更好地教孩子们。  今天下午第一节给三到六年级上了一堂音乐课,这是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在贵州之课间的欢声笑语
  2017年7月12日,今天是支教的第五天,在此次支教过程中,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中老师认真、善于引导,孩子们对于很多课程都充满了兴趣。同时,课间也同样充满了乐趣。一到下课铃响,在办公室就会看到这样的景 …
北国边陲行——南航学子探访中俄边境城市
肇情社会实践队:肇情于心,广宁于行
[三下乡]肇情社会实践队:肇情于心,广宁于行…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
最美夕阳红,留一份感动:浓浓敬老情,存一份记忆
最美夕阳红,留一份感动:浓浓敬老情,存一份记忆——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博爱青春·老有所依”暑期社会实践圆满收官(陈姝含 楼遥)关于青春,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是成长。成长便是留下了一抹记忆,带走了 …
兴隆镇:光伏扶贫让贫困户“光”挣钱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户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兴隆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 …
扶贫攻坚须在“人”字上做文章
在10月16日举行的2015减贫与发展国际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政府到2020年的减贫目标: 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 …
探访红色之旅 传承革命精神 ——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探访红色之旅 传承革命精神 ——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8月3日下午,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与海州养老护理院的老人们一同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力求跟随党的脚步,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