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3日,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赴蒙阴县“精准扶贫”调研团前往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活动,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圆满结束了此次调研实践活动。
17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赴蒙阴县“精准扶贫”调研团出征仪式在指导老师的主持下于机电学院楼前顺利举行,仪式后调研团从青岛出发前往蒙阴县。下午调研团到达了蒙阴县垛庄镇,垛庄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大体介绍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给调研团接下来的调研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随后调研团在镇政府内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学习活动。调研团在镇扶贫办了解到,当地政府在深入贯彻落实“四看四查”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实做细“三问三清”干部联户机制,严格按程序落实扶贫助专项资金项目和金融扶贫政策等工作下,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当地政府的五大“扶贫产业”、“党员扶贫”政策以及“雨露计划”中果业、兔业扶贫等扶贫措施。同样调研团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在扶贫工作上存在的种种困难,给我们调研结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电商扶贫是蒙阴县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而调研团也在当地政府人员带领下走访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两家电商,了解了当地电商扶贫的情况,听取了电商对电商扶贫的理解,以及作为电商带领人对贫困户脱贫的一些建议。随后两天,“精准扶贫”调研团冒雨前往垛庄扶贫办、人社所、残联、民政等政府部门窗口,了解各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采访了各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同时还获取相关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退伍老兵等特殊群体的相关政策信息。

19至20日,调研团全体成员前往垛庄镇脱贫率较高的行政村——蒙河村进行调研,村委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并详细的介绍了村里的扶贫工作情况。调研团首先走访慰问了贫困户家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队员们前往看望了残疾困难户张大娘一家,了解了当地对残病特殊群体的一些扶贫政策,以及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采访中队员们纷纷被基层群众的乐观向上的脱贫态度所感动。第二天调研团还在蒙河村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村里由扶贫办引进的脱贫项目——葡萄“扶贫大棚”,了解了“扶贫大棚”中先进的种植品种,以及惠民的运行模式。随后调研团前往垛庄居委会向当地政府了解社区扶贫情况。社区李书记表示,垛庄居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响应上级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头号工程,按照“分类施策、一人一策、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宗旨,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子女赡养扶贫、光伏发电扶贫、集体兜底脱贫等形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调研团在李现增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孟良崮中心敬老院,慰问了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在同老人们的亲切交流中了解到了敬老院保障老人们的消防安全、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下午,调研团走进垛庄镇一所教育机构的课堂中,与其中的乡镇、农村小学生进行交流,进行了形式丰富多彩义教,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外面世界的精彩。调研团还与任课教师了解到了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状况和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
23日,在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天,调研团参观游览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遗址,通过孟良崮的红色教育,调研团成员们感受到了沂蒙山区红色文化和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也给此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期一周的“精准扶贫”调研让调研团的全体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与扶贫现状,深入基层也让我们见证了我们国家的脱贫成果以及地方政府脱贫不落一人的决心、贫困户脱贫绝不掉队的信心。同时,身处红色革命老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为解放挥汗洒血的沂蒙精神。七天下乡的艰辛换来的是我们团队的进步与个人的提升,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我国困难群众的脱贫工作作出一份贡献,相信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能带领全部中国人民走向小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