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化材学院 陈子扬)为进一步追溯非遗鱼灯文化本源,拓展探索多样非遗文化,同时深入文化发源地了解与之紧密联系的民心、民意、民情,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守艺·创新”赴无为黄山大学生非遗鱼灯调研实践团队于7月2日上午九点出发,来到无为市无城镇南大街,访问当地非遗文化馆并对当地居民进行深入调研采访。
文化馆内见真章,文化之根驻人心
调研前期,鱼灯小组成员首先赴往无为市文化馆。为庆祝建党一百零二周年,馆内举办了无为市米芾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展,并面向公众开放。鱼灯小组成员积极前往并观赏展内书画作品,凝心于篆、隶、楷、行、草书体的行笔之间,陶醉于人物、山水、花鸟的描绘之中,于“大浪淘沙,勇往直前”踔厉挥毫的联下驻足屏息。此外,在部分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引典金句为主要内容的笔端,小组成员深刻体悟到鱼灯之外非遗文化的匠心独运,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对鱼灯之外的优秀非遗文化的认识有了感性层面的提高,心中驻扎的文化之根逐渐生出萌芽。
街头寻访溯灯源,民意民情须铭记
无为市文化馆的行程结束,鱼灯小组成员开启正题,均分两组于无为市街道随机邀请当地居民就有关鱼灯的问卷内容进行调查访问,沟通交流。其中,问卷交流内容主要涉及到鱼灯文化了解与参与程度、鱼灯文化了解与参与意愿以及针对与鱼灯相关联的文化生活所提出的建设与改善意见等。经整理汇总,各组成员共累计调查十七人次,包含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根据谈话内容,不同居民对于相同问题的回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别较大的样本内容。具体分析,市里常驻居民多对鱼灯文化无甚了解,即使是较年长的前辈,多数对鱼灯略有耳闻,未曾真正接触实体文化活动,而访谈结果较好的是无为市文化馆邻边一家店铺的老人,她曾在文化馆展演厅内观看鱼灯表演,并对黄梅戏等其他传统文化活动也多有接触。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返程车站旁偶遇的一位老奶奶向鱼灯小组成员发表了她的一段感慨,奶奶年轻时,在她无为的老家,每逢正月都有鱼灯表演,但随着社会后期经济的发展,年轻力壮的人都陆续外出务工,鱼灯传承人又年龄渐长,举不动鱼灯,更舞不动鱼灯,慢慢地,鱼灯就被遗忘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鱼灯小组成员也同样认识到了,类似这些原本璀璨的文化瑰宝,由于传承人的高龄化、接班人的位置空缺,致使文化受众逐渐减少,社会处境日益艰难,在没有外力的宣传与扶持下,最终才会走向黯淡。
调研体会用心悟,倾力点灯与春逢
经过此次非遗文化馆的参观与对当地居民对鱼灯文化的实地访问,鱼灯小组成员在感受美好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品味了以此次访谈主体鱼灯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淡淡忧伤。期望鱼灯舞重新流通于市井长巷,需要的是新鲜的血液,其他优秀的文化亦无例外。小组成员在与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发觉,虽然居民对重要非遗文化的接触不多,但对于其能够为生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均持积极肯定态度,为成员也提供了一份重要信心。
据悉,鱼灯调研实践团队后期仍将继续深入鱼灯文化发源所在的乡村基层,持续了解非遗鱼灯文化的动态与发展困境,力争借助团队的宣传的力量为人们注入一段宝贵的文化记忆。望非遗鱼灯重燃灯火,得于“久旱竭荒处,有雨添花”,再逢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