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集美大学师生来到重庆白公馆监狱旧址和渣滓洞集中营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集美大学 作者:谢慧欣

【集美大学“重走红色征途,赓续红色基因”社会实践队6月30日上午讯】(通讯员:谢慧欣)

导语:集美大学“重走红色征途,赓续红色基因”社会实践队前往深圳和重庆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围绕学习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抗战精神、红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与特区精神,遴选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历史地点,借助当地的红色文化地标,通过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主题微宣讲等方式,学习红色党史、体悟红色文化。

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年大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追寻领袖足迹,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重走红色征途 赓续红色基因”集美大学社会实践队来到重庆白公馆监狱旧址和渣滓洞集中营开展沉浸式体验学习和主题微宣讲,并举行了敬献鲜花、缅怀先烈的仪式。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实践队员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白公馆监狱遗址和渣滓洞集中营学习感悟红岩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在渣滓洞集中营参观学习

实践队在白公馆监狱旧址,学习了以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歌乐山英烈群体在狱中斗争所体现的红岩精神。实践队员在“小萝卜头”宋振中铜像、“留得清白上九霄”地牢以及罗广斌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等遗迹驻足感悟。实践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位于歌乐山的白公馆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关押在这里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表现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革命烈士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用鲜血和生命凝练出八条“狱中意见”,给党组织留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血泪嘱托”。

实践队队员李双巧以“集大青年说·红岩精神”为主题进行了青年微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在白公馆监狱旧址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李双巧以“集大青年说·红岩精神”为主题进行青年微宣讲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渣滓洞集中营,参观了碾米槽、狱中优待室、“11.27”大屠杀展厅以及围墙缺口等遗迹。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感悟到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操守、宁死不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展现了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举行了敬献鲜花、缅怀先烈的仪式,以此表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深深的崇敬之情。

图为实践队师生在渣滓洞集中营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

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行之路,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理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集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82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学子三下乡:情系老人,星火伴心
中国大学生网平顶山7月1日电(通讯员王雨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传承五千年,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深入了解养老的各种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
探访企业,感悟传化精神 徜徉自然,领略生态
近年来,杭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杭州新图景徐徐展开。6月30日,集美大学“青山踏梦”三下乡实践队伍整装待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团支部开展6月团课
(通讯员李琪)6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在线上腾讯会议开展了主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的团课。此次团课由李琪主持。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
曲园学子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乡村,激发乡村文化的新活力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翰墨启教航,毓秀盈民巷”实践队前往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旨在传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提高乡村居民的文…
曲园学子在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乡村,点燃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在暑期的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翰墨启教航,毓秀盈民巷”实践队前往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乡村实践活动由大学生自发组织,并得到了当地的鼎力支持。活动开…
夏日志愿行,支教暖人心
河南洛阳6月28日电(通讯员曾子桑)河南科技大学:风吹半夏,晗芒义教实践团6月24日在三号教学楼召开会议,研讨实践活动开展规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和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家认同…
“追寻红色记忆,铭记革命点滴”,河南工业大学“望来路,踏新程”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借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党的来路,感受红色文化。在建党节的前一天6月30日,队员们早早吃过午饭,于正午12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了中原英烈纪念馆和郑州烈士陵园进行这次社会实践活…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情系老人 星火伴心
中国大学生网平顶山6月28日电(通讯员:杨冬梅张银花)为增强大学生的尊老敬老的政治思想,积极配合国家建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目标,同时也为营造中国社会主义良好的爱老风气。2023年6月28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
用“心”脱贫,唯“勤”致富 ——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的双向奔赴
“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这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溪村村委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时做出的庄严承诺。而如今,黄溪村已经由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蜕变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根植蚕桑产业,多元化推动乡村振兴 ————江西蚕桑第一村黄溪村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位于幕阜山腹地,修河上游的修水在黄庭坚笔下显得恬静淡雅。过去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的修水县,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进。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养蚕种桑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