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上午10点,我们来到了无为市文化馆(西北门),见到了无为鱼灯国家级传承人——任俊堂先生,并与他展开了一场关于非遗鱼灯的采访。
任先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一,身体健朗,仍然从事非鱼灯的制作活动,是任氏八里鱼灯传承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任先生从1982年就开始制作鱼灯,一直到2023年,已经有40余年的制作经历。
无为八里鱼灯历史悠久,是因盛唐时期李世民下诏,各洲府县,大放花灯,与民同乐,共享太平。作为长江水系一带的住民,先人们从鱼儿在水中觅食嬉戏的情态中得到灵感,将其融入鱼灯表演,使鱼灯表演呈现出忽上忽下,活灵活现的游鱼形态,这也是鱼灯表演被称为灯舞的原因。
而传承鱼灯具有针对性与特殊性,必须在嫡系亲缘关系中传承,收徒与教导也限制在亲缘关系中,如舞鱼灯的头鱼至八鱼八盏灯,是由各房下人代代传承,他人不得替代。
完整地制造一套灯舞用的鱼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鱼灯表演大多是在类似于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才会展出。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选择,在以前,只有春节才有农闲时刻,大家才能抽出时间来进行表演与观看。而现在,只有类似于春节这种重大节日,因为各种原因外出的人们才会归家,进行鱼灯表演与欣赏。
这也引出了目前八里鱼灯传承的难点:一是经费不足,需要自筹经费;二是参与鱼灯表演的人数少,表演者和观众大多数时间忙于工作或学习,无形中遏制了鱼灯的传承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任先生将自己编写的八里鱼灯史料集赠与我们,里面涵盖了任氏灯会的相关资料,这种书面记录的形式,以更悠久的方式,将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的人。
(曹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