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的: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潮流中,面塑作为一门传承了千年的民间老艺术,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的传承在人们日新月异的观念下能否坚守住,在节奏飞快的现代化生活中,它又发展出怎样的一番局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能为面塑的传承和发展做些什么?
调查对象:面塑艺术家,民俗博物馆馆长,人民群众
调查内容:在黑虎泉面塑摊位拜访面塑艺术家高桂英奶奶,采访高奶奶关于面塑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拜访位于天桥区高奶奶的工作室,亲自学习制作面塑,在晚饭后聆听高奶奶讲那些关于面塑的故事。前往曲水亭,拜访何派面塑工作室,采访刘建鹏面塑艺术家。前往济南民俗艺术馆,聆听馆长对面塑的起源,发展壮大和面塑在现代的状况的介绍。制作了调查问卷在人流密集处调查采访。
调查结果:整理了200份现场调查问卷和100份网上问卷后,调研团发现,70%处于20―30岁之间市民对面塑文化并不了解;30%处于30―40岁之间的市民对面塑文化比较了解,认为面塑发展现状良好;50%处于40岁以上的市民对面塑文化比较了解,认为面塑文化发展现状堪忧。结合与两位面塑艺术家和民俗馆馆长的交谈,调研团认为济南现存的面塑传承比较好,面塑艺术家都有许多优秀的面塑传承人,面塑的发展却不温不火,虽然面塑的材料经过艺人们的改进保质期更长颜色变得更鲜艳,面塑形象也加入了许多动画角色,但许多诸如古装侍女等传统经典面塑因无人问津而面临消失的境地。面塑经营模式依旧是老一辈的——小摊车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和变化,随着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来临,愈显疲态。
结果分析:
整体来说,面塑的传承和发展并不乐观,虽然面塑老艺术家有多个徒弟,但缺少能扛起大旗的后辈子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而一位技艺高超的老艺术家的逝世对一个流派的的打击是巨大的。
老一辈的面塑都是走街串巷,现代面塑借助于城市公园的发展并不需要如此,但依旧是小摊车的模式,并没有大的变化,这就使面塑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而对于面塑的宣传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人们对面塑的了解也愈发减少,需求也随之降低,进一步使得面塑的生存变得艰难。简单的例子,对面塑有需求的大多是来游玩的外地游客,本地人购买就寥寥,而购买的人多是当做旅游纪念或馈赠好友,并不是喜爱面塑或它的文化内涵。
面塑现在的局面,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审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人们对面塑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创新力的不足。创新力分为好几方面,具体为作品,传承,宣传,经营这几面。作品方面材料的改进,艺术形象的变化都是很好的创新。传承方面,传统的老艺人传手艺都是要磕头拜师,所以收徒弟比较慎重,往往数年没有一个,建议结合辅导机构,采取学生,徒弟双结合的模式,这样徒弟的选取扩大了面,也便于老师发现真正有天赋的人才。宣传方面,除了传统的走街串巷,纸质媒体,更应该进军互联网,扩大宣传面和宣传力度。经营同样如此,可以借助网上购物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购买到面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