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若向阳花自开”:五社联动模式下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实践探索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于竞茗 聂佳睿 祝毅萍 刘艺帆 冯思怡

“心若向阳花自开”:五社联动模式下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实践探索

——以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项目为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随着“五社联动”理论应用机制的不断完善,该治理模式对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实际价值也愈发显著。但着眼于现实,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要素联结匮乏、主体配合不足、体系尚未健全、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若想优化其工作治理效能,他方主体还需理清多元主体关系、引进社会志愿群体、挖掘组织潜在动力,以此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丰富“五社联动”应用理论,合力助推基层社区治理效能优化提升。

关键词: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特殊家庭;权益保护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基层治理模式持续变革。“三社联动”作为创新典范,改变了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的既有格局,其借助“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协同力量,实现了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助推社会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因此,优化社区治理效能已然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五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效能优化的新兴内生动力自然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特殊家庭下儿童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是时下社会的热议话题之一。国家对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也愈加关注,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支持社会组织为特殊家庭儿童开展专项服务,并突出强调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特殊家庭儿童救助与保护,为其生存发展保驾护航。社会支持网络的显性断裂与隐性缺失,将特殊家庭儿童的生存发展置于威胁之下。基此,本文以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为研究对象,将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作为具象调研实例,展开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工作,以期改善特殊家庭儿童权益受损的严峻现状,最终切实促进特殊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社区与社区治理研究

国外最早的社区理论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此后,各个国家及地区均根据自身情况搭建了导向各异的基层社区治理框架,美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是最典型的社区公民自治,政府对社区治理干预极少;与之相反,新加坡的社区治理则是在政府领导下进行的,居民几乎不参与治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而澳大利亚则属于政府半放权式的治理模式;英国尝试将现代化治理理念用于社区治理,注重增强社区参与度、提供多元化社区服务,关注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总体而言,国外社区治理模式主要分为新自由主义、社区主义与兼备“行政”、“自治”双重色彩的“第三条道路”模式。

2.“三社联动”与“五社联动”研究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治理持续创新的基础平台。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各地政府就如何发挥社区最大效用,在不断探索中开启了“三社联动”的发展之路。叶南客、陈金城(2010)在“三社联动”概念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提出“三社联动”集中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动态互动的全新理论支撑,推动社区建设朝着整体联动、内延扩伸、系统优化的多重维度发展。

“五社联动”是“三社联动”基础上新增“两社”的变革性社会理论,其充分发挥了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作用。张健、陈轶喆、吴曼曼(2017)提出“五社联动”是以社会服务中心(站)为基层服务平台,社会工作服务人才为核心,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的现代化理论,当下实践需全力发挥“五社”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优化上的独特功能。任敏(2021)将武汉市作为推进“五社联动”机制建设的重点城市展开深入探究,于“五社联动”机制建设方面,她将其分为三种模式: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突出型、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突出型、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筹措突出型。其理论设想为在多元主体力量协同参与下,最终成功创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

3.国内外研究述评

整体而言,学者们对社区治理尤其是“五社联动”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根源化、实质化的渐进趋势。中西方学者共同为“社区治理”、“五社联动”课题贡献了一批经典理论和研究范式,对我国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均产生重要影响。但从辩证视角出发,其治理水平与服务机制仍有待完善,系统性的社区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如何构建高效社区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小组通过对国内外“五社联动”、“社区服务”、“儿童权益保护”等相关主题文献的阅读,在充分了解选题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将现有优秀学术成果作为理论指导,剖析关注文献内部研究缺陷,以汲取经验与审视问题相融的方法论为高维指导,开展相应实践调研工作。

2.实地调研法

小组前往武汉市汉阳区展开实地调研,了解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项目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总结分析汉阳树下项目已获成果与现存问题,全面深入考察社会实情,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3.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有益于促进访谈对象间的深入交流,小组将与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访谈,采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切入调研主题,获取一手数据。通过对访谈信息记录收集,小组成员得以进一步整理并提取有效信息,最终为项目研究提供真实参考。

(四)创新点

本文着眼于“五社联动”模式的具体落地,通过研究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项目对五社联动模式下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小见大地阐析“五社联动”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与社区治理效能优化的作用。本研究创造性地将“五社联动”同居民满意度和社区管理服务能力相结合,为基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及社会工作提出具有创造性与可行性的建议。

二、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实践现状及成效

(一)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作为汉阳区首批非营利性社工机构组织,自2014年成立以来,秉持着“全心为民,一心为公”的理念,坚持“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助力青年社工成长,为汉阳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工作宗旨,助力武汉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推动汉阳地区蓬勃发展,为武汉市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就人员构成而言,该机构目前拥有专职社工25名,其中专职社会工作者21名,项目督导4名。在全职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共19名,其中研究生学历人员3名。就工作经验而言,该组织内具备社会工作经验者共5人,人员队伍构成较为专业化。此外,就年龄结构而言,队内40岁及以下工作人员达1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72%,人员构成呈现出青年化的时代性特征,有益于青少年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令团队工作开展更具生机活力。与此同时,队内7名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团队内扮演着中流砥柱的领导角色,能为团队中年轻工作者指明方向、传授经验。

(二)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角色及作用

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以武汉市政策支持为发展基础,以共青团汉阳区委的大力扶持为依托,目前已获评3A级社会组织,其工作范围涵盖青少年教育辅导、特殊家庭帮扶、就业指导及援助、社区养老问题解决、社会组织孵化以及司法矫正相关工作等;其业务促成多方主体合作,有效连结了“四社”主体,是汉阳区“五社联动”的坚定践行者与集大成者。

社会组织主要通过如下方面开展“五社联动”相关工作。一是多元协同互助,助推社会供给升级。社会组织以自身工作范围为基准,结合自身架构特点,借助组织内互助合作,为邻近社区提供相关慈善服务,助力社区慈善事业发展。二是挖掘自身潜能,助力打造社区新名片。相较于社区而言,社会组织在人员架构方面有着更高的灵活度,在工作方向上其定位也更为精准细致,就专项服务而言,其实务经验更为丰富,有助于社区打造全新品牌形象,进而提高社区知名度及影响力。三是开源节流,提升慈善资源使用效益。社会组织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其职能角色能充分联结社区内外的慈善资源,通过慈善资源的社区再投入,提高社区资源使用效率,最终实现1+1>2的应用效果,丰富充实社会资本。四是为深入群众,为社区发展充能提效。社会组织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其天然的群众性使其得以更好的走进人民群众,贴近大众生活。社会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及文体活动,能有效发展壮大自身组织与社区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真正实现居民“当家作主”。

(三)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五社联动”的主要做法

目前,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已开展数十起典型服务,累计帮助数千名青少年。该机构通过征集社会慈善资源,连结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与邻近社区展开志愿帮扶合作,充分推进“五社联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自2018年1月至今,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持续开展“拨开迷雾,迎接美好未来”社区矫正服务项目。社区矫正服务指将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的罪犯安置在社区内,在专门司法机关、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行为,从而令其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与汉阳区桥西社区等五个社区协同开展相应矫正服务项目,通过联系相关社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最终组建出一支专业的社会矫正队伍,协助司法机关进行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工作。

自2018年6月至今,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汉阳区剑桥街琴台社区学生托管服务中心项目。通过成立学生托管服务中心,其旨在解决家长放学接送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工作以看护为主。与此同时,该组织通过聘请相关学科老师、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托管教师,利用托管时间对报名儿童进行学科辅导与问题答疑,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开展系列文体艺术活动,在减轻家长压力之余,也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该项目规模于2020年继续扩张,如今已与包括剑桥街琴台社区在内的四个社区达成协同合作,至今已帮助近千个家庭成功解决放学接送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助力了社区发展。

2022年初,该组织正式提出展开“心若向阳花自开”特殊家庭未成年人个案服务活动,目前已累计帮助近三十对特殊家庭解决内部矛盾。这些特殊家庭的子女往往具备着家庭关系紧绷,亲人关心缺失等现实问题。针对特殊家庭未成年人展开个案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优良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联合相关社区,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活动,即一位或多位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针对特殊家庭子女展开专项帮助服务,切实解决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身心问题,进而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四)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五社联动”参与社区治理成效分析

1.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五社联动”机制中的“五社”主体以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为合作媒介,共筑多元主体合作新范式,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除需加强内部社会工作者培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外,还需培育新兴社区志愿者,加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之间的工作联系,充分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和社区慈善资源,积极同周边社区开展各项社区帮扶活动,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服务典例化、品牌化。

2.丰富社区治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

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开展的教育辅导、特殊家庭帮扶、就业指导、文化宣传、社会组织孵化与司法矫正等相关工作,极大丰富了社区治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其工作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为困难青少年提供精准帮扶。困难青少年不仅涵盖生活物质上存在困难的个人,也包括但不限于存在心理问题、家庭矛盾、留守儿童等多维主体。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针对周边社区青少年的现有困难,积极调动社会慈善资源,链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改善相关群体的物质处境,解决困难儿童的心理问题,同时参与社区矫正服务工作,并针对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提供个案服务。

第二,团结社区服务力量。在传统志愿服务的基础上,该中心加强了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内及社会工作者内部间的联系。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主体之间的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春游等时令活动,通过举办大型社会活动的方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间的工作配合默契,进而提高协同服务效率与水平。在参与社区矫正服务项目中,机构成员通过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成功组建了一支由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构成的专业矫正队伍,为武汉市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优秀案例。

三、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主要问题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实践通过引进慈善基金资源,吸纳专业服务人才,依托多元社区平台,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特殊家庭个案、未成年心理咨询、志愿帮扶服务,切实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问题,聚焦特殊家庭青少年权益保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汉阳区汉阳树下社工服务的多数项目均有着“五社”身影,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社区治理起到推动作用。但小组在深入研究项目材料成果,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收集访谈资料、问卷材料后,经整合,我们认为在该项目的组织、开展过程内“五社”要素的协同联动仍存在着一些亟待分析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五社”要素间缺乏紧密联系

在“汉阳树下”项目实施过程中,“五社”各要素进行了一定联动,确保了项目顺利有序开展,对社区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各主体合理分工履行职能,深入合作有序开展方面,其仍存在如下问题。

1.治理主体间配合黏性缺失

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监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基层政府和家庭等各方进行充分沟通协作,才能有效发挥各方作用。但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实地访谈中,小组发现,本项目为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社区困境儿童家庭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正导致了各主体未能真正实现联动合作,有效链接渠道匮乏的结果。

2.社会组织与社区合作匮乏

首先,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信息差阻滞。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以及调动居民积极性的作用越发明显,并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社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在结合相关案例与汉阳树下服务项目实地调研经历后,小组注意到,社会组织的部分工作是在基层政府及社区等主体的推动下而被动完成的。这间接反映出社会组织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与其他“四社”沟通不畅的运行缺陷,最终影响了其在项目落地和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成效。

其次,社会组织角色定位尚未明确。由访谈和实地调研,小组了解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社会组织似乎成为了完成定量目标的“工具”。社会组织独立性与主体性特质的缺乏,导致社会组织的帮扶、援助、补充工作常常陷入困境之中。

(二)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尚不完全

社区在开展特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相关项目和工作时,志愿者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群体中选拔产生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不仅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也是连结“五社联动”多元主体的关键纽带。因此,完善有关志愿者团队的招募、培训、管理的制度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其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大问题。

首先,志愿服务体系的主体——志愿者的参与动力不足。在“汉阳树下”项目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团队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等;招募形式主要是社会组织分期于志愿者群内发布招募信息。志愿者招募流程的简易松散,加之志愿者奖励培训机制的缺失共同导致了志愿者协调能力与积极性的不足,进而引起个人参与感和获得感较低;同时,志愿者主要来自社区居民,这也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志愿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专业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经了解,汉阳树下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项目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困境儿童的照看和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工作,服务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常态化的服务机制和专业培训体系,这也导致志愿服务常常流于表面,缺乏失效。

(三)社区工作者专业服务能力不足

社区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对各类困难群体、特殊人群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在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领域,发挥着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社会工作者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专业能力的必要性。但在实际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社区工作者被赋予“厚望”、高要求,不得不为“评估而工作”。这种机制导致社区工作者发挥的作用尚未到达预期,工作效能较低,且未呈现出其与一般服务者的区别,这使得社工团体更加迷茫。

(四)社会慈善资源持续性较弱

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设立了社区慈善专项基金,并采用动员社区、社会公众捐赠的方式进行资源筹措,其参与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捐赠资金、物资、提供空间和场地等,这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组织在社会慈善资源的获取层面仍存在一些紧迫的现实问题。首先,社会慈善资源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社工服务中心慈善资源的筹措方式主要是依托政府发放财政资金,受社会经济发展与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慈善资源的组成部分——企业捐赠和公众捐赠的金额较低,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其次,社会慈善资源的捐赠额走低,这反映出慈善资源缺乏稳定性、项目缺少资助吸引力等现实问题。

四、汉阳社区五社联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区内特殊家庭未成年人保护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各方协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五社联动”作为国家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线性治理模型,应发挥其在社区特殊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治理效用。在此基础上,武汉市汉阳树下青少年服务中心通过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及社会慈善资源主体间的互动与协作,为社区特殊家庭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新思路。然而在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及实地走访后,我们发现该项目的社会工作服务在有效提升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救助帮扶工作的质量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主体联动机制不完善

特殊家庭未成年人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不仅需要社会组织的服务,更要实现社区、社工、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等进行协作,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对未成年人保护发挥最大效能。在小组成员前往“汉阳树下”青少年服务中心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该社会组织与外界联合共治仍然处于起步状态,缺乏相关经验,与“五社”各主体联动不足,其余组织深度参与不够,各个要素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1.各主体未形成合作共治意识

主体联动机制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五社”各主体目前仍未形成合作共治意识。“汉阳树下”青少年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民办的社会组织,其与政府机构的联系弱于一般的公办社会组织,因此其受政府推动“五社联动”的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小,这导致该社会机构缺乏与其余五社联动的相关意识。其次,该组织规模较小。目前,机构有专职社工20名。其中专职社会工作者17名,项目督导有3名,全职人员中,助理社工师有10名,中级社工师有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名,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背景2人。受此影响,组织承办大型工作的能力不足,与“五社”中其余个体的联系机会也更少。虽然社工在社区和社会组织之间起到了一定的联接作用,但作用有限,难以提升各方合作共治意识,无法有效实现各方的联通。

2.主体联动治理机制不完善

“五社”联动作为社会治理的创新思想,在全国范围内的缺乏实践经验,各主体间的联动理论也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在理论领导实践的前提下,由于治理理论当前的尚未成熟,这也导致了目前的“五社”联动项目缺乏指导性思想,各主体之前的联动机制难以进行完善工作。“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成立于2014年的有一定年龄的机构而言,改变其既有的工作流程较其它组织而言更为困难,而且它作为一个小型民办社工服务中心对社会慈善资源的吸引力小,在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不完全,社工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五社”之间的联动机制完善难度大。

(二)缺乏社区治理人才及培育支持系统

首先社区工作者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不足。通过小组成员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我们了解到“汉阳树下”青少年服务中心长期稳定的工作人员只有二十余人。组织内部工作人数较少,存在一个人同时做好几份工作的情况,且成员工资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繁重的工作和较低的工资使得工作人员内生动力不足,工作状态会受到影响。虽然该组织一直在招聘社会工作人员,然而由于其为非盈利组织,组织内部资金有限,难以给出较高的工资,因此招聘工作开展困难,工作人员难以得到有效补充,一系列因素导致社区治理人才缺乏。

其次社会工作者缺少专业支持。通过详细了解小组得知“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中助理社工师有10名,中级社工师仅有3人,有完备社工知识体系的人数占小部分,绝大多数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支持他们的工作。然而由于外生动力的不足,专业人才补充较少,导致其内部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在此情况下,该机构也尚未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缺乏社区治理人才培育系统,所以组织内部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支持。

(三)缺乏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和激励制度

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民办社工组织,“汉阳树下”社工服务中心,并没有成立正式的志愿者机构。机构的志愿者来源主要是通过在志愿者信息群中招募的社区居民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志愿者大多是暂时性的,缺乏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不足,而且存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会对组织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调查显示,58%的志愿者受访者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支持,33%的志愿者受访者希望获得志愿证书,24%的志愿者受访者希望得到服务对象的感谢,71%的志愿者受访者则认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汉阳树下”项目志愿服务中,小组成员发现其缺乏奖励机制和培训机制,这导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参与感和获得感较低,降低了志愿者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社区慈善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由于“汉阳树下”社工服务中心对与社会慈善资源主体的联动重视程度地,导致其社会慈善资源的来源比较单一。该组织慈善资源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而这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作为一个民办机构,政府对其投入的资金会少于公办机构。如果不拓展慈善资源的来源,会导致机构的流动资金不足,影响其帮扶活动的进行。目前,该社工组织获得的企业捐赠与公众捐赠的金额不大,且并未实现长期合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另外,该社工组织动员社会慈善资源的途径较少。“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设立了社区慈善专项基金,除此之外,并未采取其它方式获取社会慈善资源,在与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过程中主动性不足,也导致了社区慈善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

五、完善汉阳社区五社联动的对策建议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实践过程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一致表明完善“五社联动”多元主体机制、构建和谐动态沟通体系已刻不容缓。“五社联动”作为一项前瞻性的基层治理行动框架,其理论核心在于考察四项社会主体要素(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与一项社会资源要素(社会慈善资源)之间的行为共生,绩效互链的动态交融关系,进而加以实现“理清五社内在关系,达成主体效能优化”的研究目标,最终形成社区善治、民众乐生的社会新气象。对武汉市汉阳区汉阳树下儿童权益保护实务开展专项研究,创新五社联动逻辑内核有利于为社会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的执行提供新方法、开拓新思路。

经小组实地研究后,为构建社会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体系,落实权益保护工作,小组成员以上述目的为行动导向,经线下实地调研,结合现有学术知识,初步提出解决建议如下:

(一)理清多元主体关系,挖掘联动内在逻辑

五社联动的本质意义即为多元社会主体通过有效沟通进行联动,最终达成合力共治。只有保证五社内在主体均充分履行自身职能,挖掘自身服务潜力,社会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合力,切实保护社区特殊家庭儿童的合法权益。

首先,构建五社信息互通平台,联结多方共治责任主体,能改变社会组织工作固步自封的独立现状,筑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新方式。同时,通过与五社剩余主体的联系与沟通,社会组织最终得以实现信息的瞬时共享,能有效避免权益服务工作中出现重复冗余的情况。

其次,从政策制定与问题解决的角度而言,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应积极依托社区资源建设有关服务阵地,成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政策研讨小组,搭建下属工作队伍,逐步构成由社区“两委”领导,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家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策划的三元协商主体格局。

(二)开拓社区专项资源,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社区的专项资源是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区提供服务的有力支柱,其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主要以社区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特殊家庭儿童专业对接人、负责人等形式呈现。加强对上述资源的专业供给,社区需要拓宽招募渠道,坚持引进高素质人才,落实专业技能培训,展开儿童权益知识学习,从而加强社区专业资源供给。此外,提高专项资源利用效率,对其进行科学分配及合理利用也是解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困境的有效手段,在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小组人员与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访谈交流时,负责人着重强调了与邻近社区进行资源对接是顺利开展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行动的首要前提,但他也表达了对社区专业资源匮乏现状的担忧,他指出:“我们社会服务中心所邻近的社区内困境未成年人数量较多,但社区内部工作人员事务繁杂,其精力与时间都难以满足保障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权益工作的进行,我们工作开展的一大半时间都是身兼数职才得以维系的。”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是一项极为琐碎、细致的工作,社区工作人手的不足与专业能力的欠缺共同造成了社会组织权益保护工作陷入僵局的现状。因此,广泛募集人才、加强能力建设已成为社会组织破局的必然举措。

(三)引进社会志愿群体,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在进行实地调研后,小组成员发现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的权益保护工作通常是与外部社区单位进行合作,而社区居民与社会志愿者则对相关工作知晓甚微。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的缺失也给权益保护工作带来了居民意识薄弱、社会群众参与率低的问题,最终造成权益保护工作效率低下、成效不足的结果。

基于此,社会组织应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加社区活动筹办,定期举行权益讲座,让居民切实了解特殊家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实时更新权益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应开源纳新,主动将社会志愿者作为第三方引入,充实权益工作人力架构,构筑权益工作新风貌。

(四)调整权益工作架构,挖掘组织潜在动力

社区社会组织是公益服务开展的重要载体,其工作架构对服务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组在汉阳树下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其工作架构的建立基准具有鲜明的目的导向型特征,而缺乏了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安排与思考。上述工作架构不仅削弱了其实际组织能力,还从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其自身扮演的社会角色,动摇组织内部工作方向,最终令工作处理效能大幅下降。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应及时调整内部权益工作架构,积极培养内部新型人才,以权益保护对象的需求为自身工作出发点,扮演好自身服务供给者与活动策划者的角色,有针对性地供给专项服务、策划社会活动,明确改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损现状的工作目标,以保障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为工作指南。除此之外,社会组织内部也应实施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定期绩效考核、工时内部评比等方式充分挖掘出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动力,为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六、结论

本选题深入验证了“五社联动”管理服务理论体系对社区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建设性作用。“五社联动”这一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能够汇聚平台、组织、人力等资源,进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实感。同时其也为社会特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殷实理论依据,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筹措整合多方资源实现特殊家庭儿童帮扶最大化,丰富了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研究,为社会特殊家庭儿童权益实务提供了新兴理论参考。

通过“五社联动”治理模式,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组织的介入满足了特殊家庭儿童的生活及延伸需求,改善了特殊家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儿童幸福感与居民满意度,切实提升了特殊家庭生活质量。社区借助其贴近群众的特有优势,在国家治理乃至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组通过具象案例对社区治理效能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入探究,从现有的“五社联动”原理及实践成果出发,成果探索出一条双向互动的普适优化道路,创新了“五社联动”应用方式,实现多元主体的合力凝结,最终助推基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祖根,程思,李曾智.“五社联动”构建城市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新机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2,No.611(09):37-42.

[2] 刘亚秋.“家”何以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性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2022,No.320(01):84-95+243.

[3] 叶南客,陈金城.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75-80+87.

[4] 原珂,赵建玲.“五社”联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22,30(04):75-82.

[5] 张勤,宋青励.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何以推进?——基于“赋权—聚能—归位”的路径探索[J].行政论坛,2022,29(04):106-114.

[6] 高薪翔,彭瑾.社会协同治理视角下中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构建路径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03):53-57.

[7] Richard C. Box. Regressive Valu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J].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2014, 31(1) : 18-37.

[8] Holdo Markus et al. Power Games: Elites, Movements,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J].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20, 18(2) : 189-20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0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5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5日)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蒲公英实践队举办了寒调活动,今天是寒调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队员们拍照打卡,开始进行一天……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4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4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九天。假期寒调活动的倒数第二天。早上八点队员们正常签到打卡。上午九点半,开始今天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是由投稿组负责的公开课……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3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3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八天。寒调支教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早上八点队员们正常签到打卡。今天的第一节课开始于下午的两点钟,课程时长持续一个半小时,课程……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2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2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七天。寒调支教活动已经过去大半了。早上八点队员们正常签到打卡。上午九点半,开始今天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是由摄影剪辑组负责的……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1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1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六天。寒调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一半了。早上八点队员们正常签到打卡,上午10点,蒲公英实践队进行关于调查问卷的会议。会议开始前,由……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10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10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五天。寒调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一半了。早上八点左右,队员们正常打卡签到。上午九点半,开始今天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为通讯组队员负……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9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9日)今天是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早上八点,队员们正常打卡签到。上午闫博老师让他的学生休息一上午,今天的第一节课从中午十二点开始。第一节课为英语寒假作……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传播希望与未来 ——2023年1月8日支教活动

(通讯员闫博2023年1月8日)今天是十天支教活动的第三天,经过两天的锻炼,第三天的支教活动显得游刃有余。早上八点,正常打卡签到。上午九点三十分,举行蒲公英实践队本次支教活动的第一…… 闫博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

曲园学子三下乡:情牵田家探振兴,志助乡村展新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为深入了解基层发展现状,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走近岭南饮食文化

2025年1月17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旨在深入体验并了解岭南地…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

山海相连共育稚苗 一纸剪出两地温情

“姐姐,你们会在这里待几天啊?七天就走了吗?”支教过程中,隔壁桌一个小女孩突如其来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眠眠春意,睡睡安康”线上宣讲会顺利开展
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人类睡眠质量大幅度下降,睡眠障碍问题呈现年轻化和普遍化趋势。为普及健康睡眠知识,增强同学们健康睡眠意识,帮助同学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
助力黔行,未完待续
助力黔行,未完待续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不知不觉,时光如白驹过隙,这段支教的日子,到此就…
湖师大公管院健康服务部举行新学期第一次部门例会
(通讯员崔业浩李璐杨子奇)2022年3月10日晚18时50分,为更好地推进新学期部门工作与活动的开展,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全体成员于南院食堂召开本学期第一次部门例会。本次会议由健康服务部…
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班开展“六十载学雷锋”主题纪念活动
(通讯员王思贤杨乐)3月9日下午,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班在湖南雷锋纪念馆组织开展“六十载学雷锋”主题纪念活动。本次活动由班长苏中煜,团支书王思贤组织筹划,班导师姜建刚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开始,苏中煜…
21级会计学班举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班会
21级会计学班举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班会(通讯员蒋丽敏杨乐)3月2日中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1级会计学班举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班会。此次班会由班长彭莉组织召开。班会开始,彭莉首先简单介绍了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
商学院举行2021级本科生年级大会
商学院举行2021级本科生年级大会(通讯员陈乐杨乐)3月2日上午,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年级大会在中和楼129报告厅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2021级辅导员刘智勇老师主持,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杰书记出席会议。会议开始,刘…
虞山保洁3.11
3月11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协开展了“虞山保洁”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协干事负责,10名志愿者参与。周六下午一点半,十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提前来到大活集合,换好志愿工作服,拿上打扫工具,乘车前往虞山…
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召开MPAcc案例大赛动员大会
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于3月9日下午13:30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第三届专业硕士案例大赛暨全国MPAcc案例大赛动员大会。会议特邀中南大学商学院曾辉祥副教授进行赛前指导,邀请了我院在第八届全国MPAcc案例大赛初赛…
红色文化之旅——探寻盐亭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3年1月5日,怀着对祖国青山绿水的热爱,怀着对革命英烈的万分敬仰,走在树木茂密干净整洁的红色景区,来到了盐亭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盐亭县是革命老区县,在革命战争时期,全县群众有力地支持了川陕革命根据…
寓教于乐,组间交流助学习
为了提高群众对于科普医学知识的了解,能够提高更多的人的日常科普医学知识水平,同时也提高支部成员作为医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支部成员社会责任感。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