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了解就业新形势,我团队进行以“返家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访各自家乡,了解家乡乡村振兴进程,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乡村振兴进程
走访青海省门源县,我们发现在乡村振兴政策下,门源县注重文明乡风建设,建设新农村,以文旅促乡村振兴。相较几年前,门源县的乡村已经焕然一新。房屋是风格统一的瓦房。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道路翻新,新增公交路线,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了,农村修建了新的公共厕所,村民生活更好了。据村民以及乡镇领导介绍,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乡风建设也在稳步推行。乡村强化“一约四会”,法制管理、社会治理,革除陋习,村民的大操大办宴席的风气没了、喝酒寻衅滋事的恶性事件减少了。
门源县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办理流程,对彩礼(嫁妆)数额、宴席规模、亲友随礼等标准作出明确规定,突出实用性,对陈规陋习形成刚性约束。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有效遏制了农村牧区存在的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
除此之外,门源县依托本地自然优势。借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积极开展花海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本地人吃到旅游饭,农牧民收入得到提升。门源以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闯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贡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的门源方案。接下来,门源县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理念与“对内融合、对外沟通”的新机制有效衔接,坚定文化自信,超前谋划布局,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思路办法,积极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农民的就业和乡村振兴进程互相影响
农业是中国的支柱行业,农民就业问题对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就业率长期不高,就业以临时工或雇佣关系为主,农忙回家种田,就业选择的工作种类技术含量也不高。随着经济发展,到今天为止就业率比重已经从第一产业基本转移到第三产业,农民就业增长更加缓慢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进程,农民未充分就业制约了自己的发展。农民收入不高,长期漂流,又和城市有一定格格不入,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突破局限性。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农村人口就业对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十分重要。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业增收,农民就业问题改善,又反过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青海省海东市马厂乡在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的工作目标下对就业进行精准摸排,深入了解了全乡劳动力。就业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政府采用线上下相结合的方式推送岗位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观念,促进乡村就业发展。政府部门协助创办村企,探索村集体产业发展模式,整合各方资源,逐步构建“政府指导+服务中心扶持+公司开发就业岗位”的运营体系,积极承接家政等各类社会化服务工作,有效地解决农村技能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大和就业不稳定人员的就业问题。
乡村振兴、促进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重大作用。在青海省门源县,我们了解到门源县就业服务局举行过专场招聘会,招聘现场设置了引导台服务群众,工作人员组织求职者和各企业人员佩戴口罩有序进入,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答疑从金门源的公众号可以看到现场热闹的情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9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