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辛庄镇的“水盘芝麻糖”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23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队员来到这个充满麦芽与芝麻的村庄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队员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一家芝麻糖坊,坊主刘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坊主带领我们来到他所在的糖坊。通过采访,队员了解到,水盘村的芝麻糖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有记载。据记载,一逃难者来到水盘与人佣耕。秋收过后已至农闲,因感东家对其不薄便将祖传绝艺以实相授。因其香甜酥脆风味独特,一问世便誉满招远、龙口、莱州三县。那个年代,芝麻糖比山珍海味还受人追捧,故有“一斤糖十斤粮”之说。后来此人被其族人诱骗回家石沉海底,而其祖传绝艺便留在了水盘。由于芝麻糖天越冷越酥脆的特点,其最早只在冬闲时节才开始制作。近200年的光阴里,村民不断改进和传承,把村庄做成了地理名牌,成为远近闻名的芝麻糖之乡。现在水盘村内一共有23家糖坊,村内将近十分之一的人从事相关职业,水盘芝麻糖已经百年,流传至今,仍沿用传统手工作法:用小麦芽和玉米面,历经八道工序(发酵、熬糖、炒糖、抻糖、割糖、炒芝麻、粘芝麻、包装)做成好吃的芝麻糖。首先要将玉米细磨成面,加大量水煮透。煮沸后加入麦芽,入淋缸加温过滤,糖糟留于淋缸内,糖稀便被提取出来,此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将糖稀入锅重新翻炒,令水分耗干,形成原糖,原糖高温后经手工上、拉、递、扣等几道工序做成糖坯,遇冷后凝固形成糖板。最后糖板回锅遇蒸汽使表层软化,放入炒熟的芝麻中,将芝麻蘸匀后取出冷却,整套工序完毕约30余工时。纵观整套工序,芝麻糖完全经过高温,无毒无菌。但水盘芝麻糖无添加剂、防腐剂仍能常年不变质,乃真正的绿色天然放心食品,故而久负盛名。
实践队队员跟着刘先生来到一所塘坊,坊内雾气缠绕,坊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完成芝麻糖制作工艺中的割糖,实践队队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帮助完成割糖工序。据工作人员所说,水盘芝麻糖不仅在招远本地畅销,在省内外、全国各地都享誉闻名,甚至畅销海外。在生产旺季,整个园区每天能出产芝麻糖5000多公斤,每年售出芝麻糖约500吨,但此产量仍然供不应求。队员发现塘坊内每个包装芝麻糖所用的盒子上都写着“水盘芝麻糖”五个大字,每个包装上还有二维码。原来,为了使广大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水盘芝麻糖,也便于加强对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监管,招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生产者探索施行了食品安全二维码管理,给水盘芝麻糖贴上专属的“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芝麻糖上的二维码就能查阅到芝麻糖的生产相关信息。实现了小作坊食品“扫一扫”,食品安全信息全知道。
实践队队员离开糖坊,前往水盘村委会了解水盘村的经济发展情况,沿途可闻到村内散发着的芝麻香气。水盘村委会刘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曾经的水盘村十分贫穷落后,后来有一位村民认为芝麻糖这一产业可以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水盘村委会和辛庄镇政府的帮助下申请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批复成功,水盘芝麻糖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村委会也采取了扶贫助农、环境整治、增设基建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措施,让芝麻糖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目前,园区内23户芝麻糖加工户全部办理了营业执照和食品小作坊备案证,每一户的墙上都公示了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健全了日常监管档案,所有从业人员全部持健康证上岗。按照“淘汰一批、整改一批、提优一批、升级一批、集中一批”的工作思路,整改或关停了部分卫生脏乱差的业户,建立了一系列食品生产加工和园区管理制度,在园区内实行原材料统一购进、统一管理,专业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检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予采用,从源头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倾力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在水盘芝麻糖的经济效益下,周边村的经济也被慢慢带动起来。2019年10月,招远市辛庄镇入选“中国百强镇”,这当然少不了水盘芝麻糖的功劳。现在,正在建设的潍烟高铁将在辛庄镇境内设站,相信水盘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