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论非遗发展新方向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张开财

论非遗发展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新媒体时代,是指数字化媒体盛行的年代,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如今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优良业态。通过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采取科学方法,运用创新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因新媒体的开放性,不仅人们信息接收频率高,而且各种媒体元素融合发展,使与新媒体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更强,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不断取得飞速发展的新成效,非遗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崭新业态,变成了飞向世界舞台的“飞遗”。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呈现出的新业态是否真的想我们想的那样态势喜人呢?新媒体时代是否真的适合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相结合呢?

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浪潮下,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的道路前景以及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效保护、有效传承与飞速发展等情况的调查分析;认识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在中国的现实情况;由此可对目前我国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态势得出一定的认识与评价,同时为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这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而在中国,根据2011年十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物电学院举行2021届考研复试模拟会

为了确保2021届物电学院考研复试的顺利进行,帮助考研学子掌握面试技巧,提高复试能力。物电学院于3月16日在明理楼0125,0126教室同时举行2021届考研复试模拟会,考研复试的指导员老师和2021届考……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无偿献血宣讲活动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培养物电学子的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物电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的品质,物电学院青志部于3月17日开展无偿献血……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为了响应学校卫生大扫除的号召,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劳动精神、激发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的热情。物电学院于2021年3月11日在明理楼0126教室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义务打扫献爱心”义务……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文明共享 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共享单车的使用率日益增加,校园内难免出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为提高同学们摆放单车的自觉性,为校园文明建设做出自我贡献。3月12日,物电学院青志部决定开展“文明共享绿色出……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植树节志愿服务活动

为锻炼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物电学院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召,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薄弱力量,在团总支的带领下于2021年3月12日在德州学院东校……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配合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举办“献血车进校园”活动

为了动员大学生们积极献血,发扬大学生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们志愿服务意识。物电学院团总支决定协助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于2021年3月20日完成“献血车进校园”活动。3月20日清晨,物电学院青志……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举行第二届物联网专业卓越班开班仪式

为适应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推进学院校企融合工作走向深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中兴教育集团合作,以培养物联网工程卓越人才为目的,在圆满实现第一届物联网专业卓越……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

严寒将至,为了在保障全体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于2020年11月23日组织学院全体同学对寝室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与寝室大扫除活动。物电学院……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镇巴民歌之声:探访民间穿唱者的艺术之旅

202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镇巴民歌项目小组成员张冰山和唐安纳两位同学对民间传唱镇巴民歌的康树兵先生…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最新发布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时代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一步创新,和时代的发展相匹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实际中可能会受到传统内容的限…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当今形势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立档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记录在一定的物质…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固保护、有效继承与蓬勃发展的优良态势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固保护、有效继承与蓬勃发展的优良态势随着元宇宙的到来,信息时代蓬勃发展,科技文化不断的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网络信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
非遗小日志
本次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始也是十分的好奇,感觉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为此也是选择了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推文制作方面。刚开始也是十分新奇,后来才发现这份工作也并不是很容易,需要我…
英语述非遗
我所在的团队是主题名叫“飞遗”的活动实践团队,我所参与的内容是进行英语配音活动。我所配的英语配音活动的主题是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纪录片英语配音活动。为了更好的宣传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遗发展现状及新态势
非遗发展现状及新态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其作为自然与历史的结合物,是各族人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证,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与人类社会…
借用青年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借用青年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响应国家号召,增加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2023年1月8日,安徽财经大学“凝心聚力,助力甘南地区乡村振兴”寒…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采取的相关措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得轰轰烈烈、如…
弘扬剪纸文化,传承古典艺术
弘扬剪纸文化,传承古典艺术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
让非遗“活”起来
让非遗“活”起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而剪纸艺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煎纸对人的精神面貌还有一定的要求:静心、细心、耐心、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