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齐文化,不得不提起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王在稷门外设立了“稷下学宫”,历时150年左右,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大学,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不仅具有学术交流功能,同时还具有问政议政功能。齐国的执政者经常向稷下先生咨询治国之道和天下大事,使得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就像国家的“智囊团”一样。另外,“博士制度”起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时至今日仍在沿用。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齐文化博物馆馆长马国庆介绍,它与差不多同时出现在希腊的雅典学院堪称双壁,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分别在世界的东、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马馆长引用余秋雨的一句话来评价那个时代的盛况:“它们于公元前4世纪,同时在东、西方压住了地球的分量。”
“这件临淄大武汉齐王墓出土的银豆,曾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以及其他国家展出。可以看到,银盒用交错的莲花瓣装饰,是西方波斯国家的器物,而上方的三个兽钮和底下的圈足是来到中国以后人们给加上去的。”参观途中,一件展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源于波斯的工艺加上中原文明的改制加工,令这件小巧玲珑的国宝级文物,承担起见证丝绸之路历史的重任,也说明汉时齐地对外交流合作与发展贸易,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
博物馆中,像这样中西合璧的文物不在少数。马国庆介绍,齐国的商贾极为鼎盛,而商贾是有“腿”的,是可以跟很多地区贸易的,齐国的刀币文物遍布全国各地就见证。“另一个文物见证,就是山王庄兵马俑。你能看出其中几人的模样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他们的眼睛细而高挑,轮廓棱角分明。特别是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是用头顶来运输的,这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工作方式,而是西方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2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