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探寻巷间烟火
——“学传统文化,承中华文明”实践队实地考察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街小巷中悠悠漫出的烟火气中,藏蕴着地方传统的饮食风俗,映刻着当地的生活习惯与环境变化。“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学传统文化,承中华文明”实践队前往潍坊,探寻当地悠久的“潍县火烧”饮食文化。
潍县火烧起源于烧饼,由清朝至今的改良中步步演变为如今的火烧。火烧
香酥可口、风味独特、肉香四溢,内部肉馅形聚汁足,外部面皮柔韧焦香,形似馅饼,但其独特的土炉烘烤使其具备了一股独一无二的沁人香气。实践队选择了一家饱受当地人赞赏的火烧店进行探访。据店长所述,这家火烧店已开立近三十年了。即使几经装修,在望向店铺门面时,人们仍难以不留意到上因常年烟熏火燎落成的深黑色痕迹。“越是这种黑乎乎的老店火烧越香”前来用餐的顾客们显然对此并不介意,一边与店家熟络地寒暄着,一边乐呵呵地向我们介绍着他们所钟意的搭配:“无论什么时节,一碗豆脑搭上俩肉火烧,绝!”。听此,好奇已久的实践队员也不免心痒难耐,选择亲身体验一下。
肉火烧对于潍坊人来说,是不可缺的乡愁,除了潍坊,你在别处是吃不到的,即便在潍坊,由于家中不会有专门的火烧炉子,这东西虽平常却并不家常,外带的火烧降温后又会变塌塌,口感味道都不复存在,所以要想吃上这一口,必须抬脚出门,屈驾到烟火缭绕的火烧铺,坐在小马扎上,要一碗豆腐脑或者咸粘粥,在烟火气十足的市井之中才能尝到这无处不在的美食。从这一点上说,一只肉火烧,够平等,够公道:人人都能吃得起,但任你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得出门,把脚踏进这烟火红尘里,把心埋到熙熙攘攘中,才吃得上,吃得好。
本次实践中,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感
受到民间中华传统文化的流淌,从小处着眼,望见了传统文化在如今万家灯火中的勃勃生机。



撰稿人:王金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2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志愿服务进徐家儿童折纸欢乐多——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活动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徜徉数学海洋激发创新思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趣味数学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用五彩画笔让想象迸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简笔画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迎徐家朝阳,谱安全序章——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安全教育课”2021年7月14日上午9点50分,伴随着自信……
蔡明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上午7点30分,“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搬运所需物资和行李,准备前往相隔500公里以外的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
杨嘉丽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早上7:3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前往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经过……
陈子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前……
何嘉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走进徐家中心小学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自然科学课,希望能增强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