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又称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代中叶,宋江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末又吸收徽剧、昆腔、弋阳腔和京剧的艺术因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2023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万象更新队开展了关于闽南高甲戏的调研活动。
为了对高甲戏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小队利用寒假时期,走访了闽南当地居民,通过当地居民介绍,高甲戏的脚色行当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陆续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等。这些行当中,以丑最为突出。以对不同人物典型行为的拟示或以对木偶戏和动物动作的模仿作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夸张而不失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高甲戏的武打中吸收了提线木偶和民间舞狮的技艺,形成“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动作,别具特色。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高甲戏的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都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响盏、小叫等,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随后我们参观了当地高甲戏的演出台子,据说附近每村每镇都有这种戏台,逢年过节时,会请来高甲戏班子演唱,台下往往座无虚席,热闹非凡。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闽南高甲戏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再次深深感受到祖国文化之繁荣,我们在闽南当地寻访参观,去体会领悟闽南文化瑰宝——高甲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只有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审核老师:杨丹丹
撰稿人:吴雪莲、林雪、蔡子萱、陈晓茹
队伍名称:万象更新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