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团陪伴·助力“双减”专项活动,六名来自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应统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了名为“圆梦微心愿 爱心促成长”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7月25日,实践团队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教巷小区附近开展了一场户外趣味活动。
图为带有实践团队队标的队旗图样。
在6月末,团队选定了实践主题——团团陪伴·助力“双减”。之后的十多天队员们都在想要如何用大学生的力量去助力这个政策。通过了几次的开会讨论,队员们决定举办娱乐性的户外趣味活动。在7月中旬,团队队员程欣和朱芷萱设计了团队的队旗、队徽还有宣传海报,然后其他队员对活动场地问题也提前与小区负责人进行了沟通联系,并提前准备好活动环节和活动奖品。一切准备就绪!
7月25日下午15点,许多高教巷幼儿园与附近小区的小朋友参加了活动,一起放下电子产品中的虚拟世界游戏来体验户外趣味活动。队员们带领着小朋友戴好口罩,做“你画我猜”、“折纸比拼”与“套套圈”等游戏。四个小时后,活动在19点圆满结束。
图为部分队员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活动环节。 图为团队队员耐心教小朋友完成手工制作。活动中团队决定临时加入了折纸飞机游戏,一是因为这基本是每个小孩童年的记忆,可以迅速找回无忧无虑玩耍的天真可爱。二是因为折一个飞的远的纸飞机,其中有一定的科学学问,比如说空气流体学,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可以引导青少年自发去研究学习这些课外知识,激发青少年的学习欲望和发明能力。是呀,对着机头哈一口气,这儿时的仪式感,仿佛童年的纸飞机又再次飞回了青少年和实践队员的手里。
起初开始活动的也就一两个小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也加入游戏。在这场活动中,小朋友们还有些拘谨和羞涩,可在后来的玩游戏与交往中,他们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友好和熟悉。
在活动过程中,队员曾晓颖、李泓慧对一些陪同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发现“喜忧参半”是家长普遍的心态,喜的或许是经济压力和学业负担的双可期;忧的是不法培训与无处辅导的两忧仍在。固然,凡事没有绝对的支持和反对,对于庞大的受众群体来说,更多几乎是在相对层面上来讨论的。
“双减”就像世上的大多事情一样——具有两面性,“双减”的意义是相对的。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所有人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要相信国家的政策,给与充足的时间与耐心。而落实“双减”政策,亦是一场增与减的博弈。如中国经济网评到:“需要明确的是,减负并非“放养”,学习本就是一个竞争、拼搏的过程,合理的压力反而能促进学生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与部分参与活动小朋友的合照。“双减”一年后,小区里有了疯玩的孩子们——他们或骑单车绕圈,或在篮球架下投篮,或在健身器材上荡秋千,或骑着滑板车溜行……笑靥明眸与绿荫浓影相映成趣。父子共读,母女共劳,亲子研学,劳动实践,举家访友……这些是“双减”一年后的改变,是兴趣得到张扬,体能得到训练,激情得到释放,活力得到展现,多维度能力得到提升。“双减”给了许多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更是一次对教育的审视和调整。
至今,“双减”的成效可谓显著,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乱象,还有一些地区尚未探索出较完整、高效的减负路线和体系,仍有许多需要改善、探索的路径。
这次活动团队依托游戏环节锻炼交流表达技巧,提高青少年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力争达到“游中学,学中做,做中乐”的活动目的。这是对“双减”落实的一次微小助力,也是对志愿者自身组织、规划能力的提升。实践团队也会坚持实践行动,形成持续有效的助力。“双减”路漫漫,各方都应继续上下求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