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郑州2月18日电(通讯员陈家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在农村。优秀的乡村文化记录着文明发展的轨迹,乡音、乡情、乡风等都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浸润。但是,伴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部分偏远乡村呈现凋敝、衰败的现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冲击,致使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为进一步了解村落文化传承现状,让更多的地区和人群意识到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河南工业大学同心振乡团队前往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王一候村、舒庄乡扶苏村进行调研,探索保留下来的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欲知陈旧事,先把物来识
旧物的生命力在于其身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老物件身上留有的岁月痕迹就能告知许多信息。为留住乡愁,扶苏村同时建立了村俗馆。馆内布置有众多的老物件和农耕器具,较为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旧时生活和农耕的场景。接着村支书便一件一件地介绍起来,团队成员如恍然大悟般明白了它们的由来和用途。在大力推行现代化建设的村落里,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文物已不多见,既然历经沧桑保存了下来,就更应当值得人们去熟知与铭记。
图为民俗馆内的旧农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家瑶摄
弘乡贤文化,助乡村振兴
知贤颂贤而后才能学贤做贤,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挥乡贤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美好幸福家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村民们共同谋划了此处乡贤馆,扶苏村乡贤村俗馆的建设得到村中众多父老乡亲的热情支持,众多老干部积极配合走访调查,补充资料,搜集古物,整理本村历史和名人往事。在展馆醒目的位置,是扶苏村的荣誉墙,墙上排满了本村曾经获得的荣誉,一方面可以看出村民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上层领导班子对基层党组织的信赖与肯定。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乡贤村俗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家瑶摄
青砖伴瓦漆,屋檐洒雨滴
团队成员沿着村庄的小巷徒步,发现在钢筋混泥土的楼房之间,坐落着几间瓦舍,或青瓦,或红瓦。在和村民的交谈过程中,成员了解到了当地的建筑演变史。从青瓦到红瓦,再到彩钢瓦,岁月在更迭,建筑也在变化。此外,村民还讲述了不同建筑在搭建时所需的材料、历经的时间。不单单是对传统建筑的描述,团队成员和村民还就新老建筑各自的优点展开了对比讨论,更加地深入了解到蕴藏在砖瓦下的文化符号。团队成员将建筑进行拍照记录,将村民口述内容以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科技的力量将传统的文化保留下来。
图为实践队寻找的传统建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家瑶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7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