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菏泽12月22日电(通讯员 黄存川 刘永丽)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种种事物更新换代。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产物,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保护,鼓励学生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2022-2023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故里寻脉实践队在菏泽、滨州等地开展“情暖冬至中国节,团员饺子暖心间”的传统文化系列实践活动,传播继承传统节日的思想文化。
2023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故里寻脉实践队的两名队员分别对其所在地菏泽市与滨州市进行了关于冬至习俗的调查研究。实践队员先是采访了家里的老人,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冬至的风俗习惯。通过采访意识到,或许是由于地域因素,两地关于冬至的习俗差异不大。冬至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冬至,还需要祭天祭祖。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如今冬至的习俗最主要的是吃饺子,有一些习俗有但已经不常见,比如祭祖、数九寒天等,此外还了解到冬至前后可以晒腊肉。
情暖冬至中国节,团圆饺子暖心间。关于冬至吃饺子,在采访中得到几种说法,其一有关传统,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为的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其二是为了祛病驱寒,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严冬时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等等。简单了解之后,实践队员便体验了包饺子的过程,揉面、分块、擀面皮、混饺子馅、包饺子……真实融入到实践中才体会到包饺子他独特的魅力,从一开始又小又不规范的面皮,到一张张又大又圆,从压不实包不住的饺子到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成功,成就感满满,这也是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亲身感受冬至这个节气的独特魅力,也发展了自己的技能。
情暖冬至中国节,数九寒天第一天。冬至节,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从冬至当天起开始数日子,每九天为一个“九”,一共九个“九”,最冷时段在“三九、四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
冬至到,晒腊肉。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冬至是晒腊肉的最佳时间。至于为什么需要在冬至前后晒腊肉,实践队员经过采访了解到,冬至的到来会使天气大幅度的下降,低气温可以减少细菌入侵繁衍而导致的腊肉败坏。因此,找个天气晴朗的几天,实践队员在家人的帮助下体验了一下晒腊肉的过程,将腊肉晒起来自然快速风干,腊香味浓郁非常。
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继承传统节日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弘扬传统文化不只对青少年,甚至对中老年对整个中华民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人,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情暖冬至,世代相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