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万象更新小队在本次社会实践期间来到了四川省乐山市,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地特色菜品-跷脚牛肉。
跷脚牛肉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于2008年被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跷脚牛肉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清朝末年的乐山苏稽镇,战乱纷争让百姓贫困交加,自然疾病就随之而来。其中一个说法是,苏稽镇河边有一位擅长草药,精通医典的老中医悬壶济世,主要给过往的挑夫和穷人看病。他在河边看见一些大户人家将牛肠、牛肚等牛杂扔到河里,感觉可惜了,就将这些牛杂碎捡回家洗净,然后放入自己的中草药汤中炖煮,发现熬制的汤味道鲜美,再加上有一定的防病药效,便开始给病人食用起来,逐渐传开。
还有一种说法:地点是在乐山城边杨湾乡的周村,在当时是一个专门买卖、屠宰牛肉的村子,被称为杀牛周村。富贵人家一般只需要品相好的牛肉,牛杂碎自然是弃之不用,村子里有个叫周天顺的屠夫发善心想给河边做苦力的穷人解决温饱问题,就在河畔将牛杂洗净剁碎丢入锅中,再加上一些配料和草药熬煮,卖给附近贫穷的挑夫。因为毗邻峨嵋河,水路运输发达,美味就此传开。
以上两种说法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美食最初的样貌都是在河边低矮的小棚,一条长桌,过往的挑夫穷人都不是讲究人,大多站着,蹲着,稍好一点的位置就是桌下的横木了,翘着脚吃牛肉的形象逐渐被大家接受,就给这款美食取名:跷脚牛肉。
历经了几代人的推陈出新,现在的跷脚牛肉之所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汤味,还完善了它的药膳功能。从跷脚牛肉诞生开始,乐山的苏稽镇就与跷脚牛肉逐渐形成乐山的美食文化,乐山地域性的发展也成就了跷脚牛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6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