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耕黄河治理,共迎澄澈未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Wost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7日电(通讯员 高宇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既是自然之河、生命之河,也是文化之河、心灵之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协调相关地区和部门,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结合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体实际,从不同层面实施具体办法。基于前期充分的实地调研、问卷走访以及实况分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寻流溯源实践队于2022年12月17日前往凤凰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黄河生态保护,分析当下阻力问题,从不同方面寻找解决措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返璞归真,系统治理初见成效

通过实践队调查访问,了解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乱砍滥伐、过度开发等行为使本就脆弱的黄河沿岸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污染、土壤侵蚀、决堤及改道等问题层出不穷,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自党执政以来,对黄河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党通过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大力治理黄河泥沙问题,部署黄河流域水利开发工作;组织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和水土保持工程的修建等。党的十八大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确立黄河保护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机制、制度,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等。通过党的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逐渐恢恢复,扭转了黄河下游频繁决口的局面,水质明显好转,林地面积逐步扩大,生物数量逐渐丰富、数量逐渐增加,治理成果显著。

知己知彼,发现问题新时新策

黄河生态虽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一定问题。洪水威胁、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亟待保障等传统问题仍存在,且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黄河两岸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何创新黄河两岸生态旅游产业等新兴问题也有待解决。

寻流溯源实践队认为首先我们应坚持植林种草,通过扩大植被覆盖率,改善局部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倡导居民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海关应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警戒动植物疫病疫情、外来物种入侵;加大重点敏感商品走私打击力度,强化风险联防联控。其次,针对黄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们应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凝聚高端科教资源,引入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合作;加快开放融合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最后,对于黄河生态旅游产业,我们应建设特色旅游交通体系,提取黄河文化元素、驿站文化元素特色文化;对地域餐饮进行特色开发,提升餐饮企业的文化氛围;对旅游住宿进行精准开发,将黄河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科普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住宿紧密结合。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寻流溯源实践队收获颇丰,深刻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发现黄河生态保护的问题与阻力,并提出一份可实施的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域之事,更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以创新为驱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韧性,推动全流域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6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学习剪纸,传承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之根。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大学(威海)民音调研团赴山东青岛进行线下访谈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街道0-3岁儿童托育情况,发掘当下托育行业有待改革的地方,推进当地托育行业发展,助力托育与生育进入良性循环,山东大学(威海)民音调研团成员朱辛坤于2月3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兴华路街道…
访基层干部,体鱼水之情
鱼水之情是百姓与干部的最美好的象征,基层干部秉持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做事,让我印象深刻。为了了解民生现状,切实了解民生问题,曲阜师范大学“求实犁牛子,青春逐梦行”社会实践队队员在2023年月9日—11日来…
科教普法守护美好生灵 杜胜
中国青年网黄石2023年1月15日电(通讯员杜胜)党的二十大以来的党中央针对疫情防控做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
传播新春乡韵,弘扬传统文化
传播新春乡韵,弘扬传统文化2023年1月18日至22日,星火志愿服务队来到莒南县坊前镇康山村进行有关春节文化的调研,增强村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实践活动为期四天,在四天的时间里,团队实践效果明显,队员们…
拨动算盘,传承文化
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整整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精美的民间工艺,独特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传统节…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先烈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先烈精神2023年1月9日至14日,政法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肉夹馍队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其团队成员分别在寿光市台头镇南台头村、潍坊市高新区新昌经济发展区李家寨子股份经济合…
“寻源溯流”协力共助黄河治理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7日电(通讯员李旭萌)当下,环境保护建设已进入发展快车道,收获了许多成效。黄河的泥沙量大量减少,对周边城市的灾害程度也大大降低。但是,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发现黄河治理…
寻流溯源,守护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在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
关于黄石居民对生物安全和动植物保护法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 向欣荣
【摘要】生物安全是人类生物危害(Biohazard)的定义为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科学生活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方式,对生物安全方面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