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北临秦岭山脉,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当地居民收入来源以劳务输出为主,特别是该地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基本上都选择外出打工。据统计,安康地区存在留守儿童8.1万名左右,留守儿童已经日益成为安康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7年7月,安康地区首个留守儿童服务站在平利县老县镇成立,试行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管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伙食、住宿、学习辅导、生活看护等全方位代理家长服务。随后,留守儿童服务站在各县、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经过近十年的运行和发展,安康以其独特的“安康模式”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和理念,使得该地区近几年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充分的缓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服务站的作用和影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以下简称“经管大志团”)组织部分志愿者于2016年7月10日开展了为期十天的 “以梦为马,点亮留守之光”主题调研活动,走访了安康境内八县一区的13所留守儿童服务站,收集了大量一线、详实的数据。根据调研材料,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服务站人员有限,很难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这是队员们走访时普遍遇到的问题,以汉滨区县河镇灯塔村留守儿童服务站为例,其建立于2011年的致力于服务留守儿童的爱心机构,2015年首次挂牌。我们走访了灯塔村的大部分家庭后了解到,灯塔村内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村镇。队员们看到的,是操场杂草丛生的小学,而据村民说,邻村的学校环境比这里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这里对外交流少,学校不能及时地更新知识,也很少有有经验的老师教学,系统的教学更是无法做到。“实在是没什么帮助啊。”当村民们被问及服务站对当地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时,普遍反应其程度十分有限。调研人员在实地走访中也观察到,服务站内部的环境十分简陋,仅有100本左右的课外书提供给孩子们阅读;服务站的教师资源很是匮乏,主要缺少德、艺、体等方面的指导老师。近几年的暑假都有来自于不同学校的志愿者对当地的孩子进行简单的暑期培训,与对待服务站老师态度不同的是,村民们对于大学生老师的教学十分满意,认为其真正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和娃子们更亲近,玩得起来,也教得快。”
灯塔村留守儿童服务站
此外,除了日常教学,孩子们心理问题的辅导也需要引起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相对脆弱敏感,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在青春期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平利县广佛镇留守儿童服务站的老师说道,她提议可以定期请来心理医生与孩子们交流,定期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降低他们患心理疾病的可能,保证他们也能像其他孩子们一样身心健康成长。
简陋环境下的孩子们
服务站资源有限,部分留守儿童无处可去
穿过一片青山绿水,队员们来到藏在大山深处的瓦罐镇,镇上的留守儿童服务站几乎是杨景聪老师一人办理起来的。由于当地工业落后、耕地稀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其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当惊人。
“一个班40个娃,30个估计都是留守的。”队员们走访当地的童装店时,一个老顾客如是说。
在服务站内,当我们问起服务站能收纳多少人时,杨景聪老师叹了口气。“只能20个。我自己考察到需要帮助的有100多个。”杨景聪老师无奈道。
由于当地经济落后,杨景聪象征性收了一些学费,然而也只够交孩子们食宿的钱,有时候甚至要从自己的兼职工资中贴钱资助才能维持。服务站要扩大规模,实是困难。
另外,旬阳县小河镇晨光留守学生关护中心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据胡老师说,这个关护中心在当地口碑较好,附近的居民也放心送孩子过来。虽然他们的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但是也仅能收纳40至50个孩子,而小河镇留守儿童数量是这个的10倍。这里招收的极大多数孩子的家庭出现了变故,老师会根据孩子们家里的经济状况对学费进行一定的减免。如此一来,胡老师对扩大关护中心规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扩招学生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小河镇晨光留守学生关护中心
顶楼运动器材
家长存在误解,服务站发展面临挑战
调研人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村民对留守儿童服务站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他们认为“服务站是政府拨款建造,不应该收费”、“公益机构本就应该免费为村民服务”。事实上,一般的留守儿童服务站会收到一些来自政府、社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等无偿资助,同时也会收取一部分儿童生活费用来维持自身的运营。这些误解加剧了村民与服务站的矛盾,让老师所在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老师们开展活动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典型的比如岚皋县的留守儿童服务站——天天向上培训中心。服务站开在单元房中的其中3层,拥有12间教室。孩子们的宿舍干净整洁,有空调和无线网,一楼还有投影仪和藏书量可观的图书馆,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负责老师石庆华为“石妈妈”。
这是我们所遇到容纳度最理想的服务站,吸纳了当地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但现在却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石庆华老师不得已吐露了实情:一是因为没有其他资金来源,二是一部分家长拖欠学费,再加之每年16万元的租金支出,使得服务站的财务状况日趋恶劣,很多课任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
部分服务站盈利性大于公益性
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安康地区某留守儿童服务站。该服务站里一个孩子也没有,只有一位老师和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交谈,随后我们也了解了村民的看法,这个服务站基本上被定义为一个幼儿托管机构。这里的各种设施都很缺乏:没有课桌椅子,没有运动器材,健康保健室里堆满了杂物,学生宿舍没有床只是铺着垫子,图书室藏书很少,地面上有明显的积土。据老师所言,服务站工作期间有20 多个孩子(以一二年级及以下的学生为主)和三名老师。村子里的人表示对这个服务站很陌生,多数人对其评价不高,认为其教学质量差,收费高,设施等各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宁可选择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幼儿园。
综上,这个服务站并没有履行到服务站的职能,也不满足服务站应当具备的条件。管理人员甚至无法解释服务站所挂牌子的来源,也不能说明区分孩子属于幼儿园或者服务站的标准。种种现象让我们有理由怀疑,这里到底是公益留守儿童服务站还是一家挂着服务站牌子来办幼儿园的私人盈利场所。
解决服务站问题,政府需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支持
在目前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服务站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政府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一方面,对服务站教学及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服务站的宣传和对留守儿童情况的普及、对服务站营办资格的审查与监督、对服务站的经济援助和政策支持都是政府应该花大力气攻克的难题。支持这些满足设立资格的服务站可以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更便捷的方式。此外,政府适度地与机构或个人合作,通过正确的宣传渠道,树立留守儿童服务站正确的外部形象,消除家长对服务站的误解,帮助服务站获得应有的理解也是政府需要关注和帮扶的。
经过十天的调研及对调研结果的反思,我们发现:目前人们对于留守儿童服务站普遍缺乏认识,对其职能和运营方式并不清楚。正因为如此,有的留守儿童服务站收不满孩子。另外,部分留守儿童服务站缺乏稳定的资金资助,靠老师自身的收入难以维持,更别谈扩大规模去容纳更多留守儿童。
在此,我们期望有健全的留守儿童信息网络被建立,使留守儿童问题真正被大众所认识,服务站为群众所了解。同时也期望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以及企业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服务站不再独木难支。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内公益组织的号召、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提供帮助。社会各方人士都汇入自己的力量,让留守的孩子不再孤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