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山烈士陵园位于东海县城西南约16公里处的安峰山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峰山一带一直是苏鲁交通线上的重要联络点。1947年2月20日,苏皖边区北撤鲁南的干部、民兵及家属近2 000人奉命返回原地坚持斗争,途经安峰山一带时,突然遭到国民党整编二十八师及地方反动武装共约5 000人的包围合击。被围人员会同华东野战军第三十五旅加强连官兵,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奋勇突围。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遭受严重损失,200余人在激战中壮烈牺牲,1000余人被俘,另有200多人在监狱中被敌人迫害致死,史称“安峰山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区人民每年都自发来到这里,祭奠在安峰山事件和安峰山阻击战中牺牲的英雄们。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94年2月,东海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安峰山烈士陵园。1998年4月,陵园对外开放。
烈士陵园正门宽20米。大门正中立有碑墙,碑墙上镌刻着时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安峰山烈士陵园”七字园名,大门南侧竖一花岗岩石柱、柱上镶嵌着直径为1.2米的安峰山烈士陵园园徽,园徽图案为青松和花环,象征着为国捐躯的400名革命烈士英灵与世长存。陵园大门至塔基共设98个登山台阶,寓意陵园主体工程是1998年落成并正式开放。
进入陵区不久“安峰山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右手边的是东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每靠近一点,心情就更加庄重沉重一分因为到来的时间比较早,所以没有机会进入近距离感受红色气息。位于这个园区最高处的是安峰山事件烈士纪念塔,在苍劲青松的衬托下十分伟岸,之后我去了英憩园,那里沉睡着许多革命先烈,同时也是给我带来冲击最深的地方。逝去的是岁月是历史,却不是一种情怀。进入陵园,看着那一尊尊的墓碑,心情就顿时变得沉重起来,那每一尊墓碑里都是一位都是一位为国家牺牲性命的烈士。有许多英雄牺牲时跟我差不多一个年纪,他们有的牺牲在村战,有的参加了三大战役,也有的参加了后面的朝鲜战争。他们看起来有点“土土的”名字和离我不远的出生地,把这些重要的、历史转折点的战役带到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了年轻鲜活的他们献身战斗的样子。就是这些稚嫩的肩膀扛起来中国革命的未来。和妹妹走进英憩园,原本轻松的心情瞬间肃穆了不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陵园时觉得感触很深的一句话。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云烟,但是,这些为我们的祖国牺牲的人们,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因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血红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拜访的日子是初八,许多墓碑前都摆放着鲜花。
据我观察,拜访陵园的多以家庭见多,年龄大的孩子在父母亲的指点下漫步在陵区,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一块墓碑前擦了擦眼泪,不知道他与墓的主人是什么关系,还有很多不谙世事的孩童在园区里嬉戏游玩,但我相信革命先烈们不会责怪这些可爱的孩子,而是为自己能够创造一个这么美好的世界而感到欣慰和快乐。
烈士,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敬佩而又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乱的我们,似乎已经快遗忘了这个词语。舒适而又安逸的生活已经快让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永远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了。所以在当代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和发展红色教育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情,不论是今天在园区里摸摸流泪的青少年,还是那些在园区里嬉戏的孩童,在未来一定会更加理解什么是烈士和什么是革命。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看着刻着战士形象的浮雕,听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禁感慨,为了创造一个机会,为了国家的胜利,多少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受,扛起一片天。有人受伤了,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他们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前进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才不会辜负战友的牺牲。作为中国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6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