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古章丘,品味历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高子航

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是城市传统文化的底气所在,是城市人民的根源所在,是城市丰富生活的基础所在。作为传承五千年的历史大国之中的一座城,定要有属于自己城市的历史。2023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微光耀华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章丘博物馆。在博物馆的文化古迹中寻找章丘的历史痕迹,在一座座讲解碑中了解章丘的历史渊源,寻古章丘,品味历史。

车马威仪,危山汉墓

出土于西汉时期的危山王陵。据工作人员介绍,危山位于章丘西侧,在“章丘八大景”诗句中有“高耸危山圣井澄”的描述,将危山列为章丘八景之首,有“小泰山”的美誉。在2002年,当地农民在挖树坑时,不经意间挖出了陪葬陶俑,才有了后来充满陶俑,陶车,陶马以及数件文物的危山汉墓。

在墓穴中,最有名的当属一号坑中的陶击鼓俑,是章丘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对此,实践队员进行对工作人员的采访询问,工作人员说道“据专家记载,该陶俑身高41厘米,身着双层绕衿长裙,通体施一层白衣,白衣表层施红色彩绘。整体表现出击鼓状态,右手后摆,左手摆至胸前,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动感十足。在二号坑中,有一辆双辕轺车,在展览室中,可看到,一匹马拉车,一匹马在旁备用,马车上有圆形伞盖,盖面和伞内都有艳丽的彩绘”。同时,实践队员在网上查找消息了解到,轺车是古代帝王的交通工具,虽然危山王陵里的这辆双辕轺车是陪葬品,但依旧可以从中看出汉代轺车的初等形态,为研究古代马车的发展历史提供重要历史依据。

图为双辕轺车。中国青年网 高子航 提供

惊世王陵,洛庄汉墓

与危山汉墓相同的事,洛庄汉墓也是在无意之中发现,据介绍,洛庄汉墓是1999年章丘枣园街道办事处在进行修路取土时无意中发现的。而洛庄汉墓所为世人惊叹的是其出土文物种类之多、造型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在相同类型的汉代墓葬中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洛庄汉墓在2000年的时候,被评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在墓穴出土的文物中,最令人震惊的一定是一整套的青铜编钟。此套编钟由19件组成。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编钟不仅是目前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工作发现的第一套西汉编钟,更为可贵的是,这套编钟不是为殉葬而制作的明器,而是一套实用编钟,在编钟的内侧还保留着两千年前调音的痕迹。“时间的力量,仍然无法毁去它,真是令人震惊”小队成员高子航不禁感叹道。此钟经2000多年的沉睡,现如今仍可以演奏。经专家鉴定,此钟为“双音钟”,是可以在一次敲击下,发出两种音调的乐器。此钟的出土,更是让双音钟的发展历史延伸到了汉代中期以后,改写了我国的乐器考古史。

图为青铜编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子航 提供

传承与创新,百年瑞蚨祥

瑞蚨祥,是1862年始创于济南的一家中华老字号,是“中国丝绸第一品牌”。对于瑞蚨祥与孟雒川,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作为瑞蚨祥品牌的传承人孟雒川,不仅体现了商人的善良,花重金免费施粥,做善事,更是体现了商人的智慧与胆量,在旗袍丝绸中加入外国的元素,加以创新。小队成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得知,新中国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便是瑞蚨祥所做。瑞蚨祥,让章丘人民充满了文化自信。

瑞蚨祥,不仅是中国最好的丝绸品牌,更是章丘人民心中的信心源泉,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不仅需要人民的信任,也需要文化的浓厚。所以不仅要传承文化,更要进行创新发展,让文化因人民而昌盛,人民因文化而自信。

图为瑞蚨祥与孟雒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子航 提供

尾声

通过调研,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家乡的文化自信也是信心倍增。成员们也更加明白,时间的流逝不停,但文化的传承不断。习近平主席曾讲: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只有相信自己国家自己民族自己城市的文化,才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民族的伟大复兴。

图为小队成员在章丘博物馆门口拍照纪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子航 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0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2022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寒假实践团队总结
2022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寒假实践团队总结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数字媒体学号:07200611姓名:姬佳慧实践地点:新沂漫威设计工作室实践时间:2023年1月6日-2023年2月10日调研小结:设计是一…
观民间秧歌,品经典之美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3日电(通讯员王兆瑞)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给予肯定与自身文化生命力持以坚定信念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鲜明体现。秧…
青年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随着疫情新政策的实施,为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创造了更好条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利好。2023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微光耀华队分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协助社区管理…
访问民间泥塑,品味雕塑工艺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6日(通讯员王兆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传统文化更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泥塑玩偶是山东省的一种传统民间雕塑工艺,始于明代,达于清…
曲园学子三下乡:留住历史印痕,文化不容忘怀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26日电(通讯员王美琦)山东省地大物博,文化丰富,许多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都诞生于此,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为了更好地领略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2023年寒假期间,…
走进共生世界,探索奇妙艺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
幽景清泉赏百脉,龙泉清照忆往今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艺术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2023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
探访泉城文化,亭街流水成湖
泉城济南最令人闻名的便是济南的泉水,而临水而建的人家,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泊,也是济南的文化特色之一。依水而产生的民生,造就了泉城济南的风土人情,因水而汇成的湖泊,产生了无数的风景名句。2023年1月28…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觅非遗,文化不容忘怀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觅非遗,文化不容忘怀为了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创造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良好氛围,同时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作为…
同心访千企,助学子就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难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所面临的困扰之一。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全国各地的就业部署和工作政策,挖掘更多与我校毕业生素质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