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家乡特色,宣扬寿县文化
说到寿县文化就不得不说它的古城墙,寿县古城墙是我国历史上七大古城墙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城墙修建于宋代,城墙古朴雄伟,气势磅礴,整体呈一个方形结构,其周长为7147米。城墙在其东南西北有个一个门,并且内外的两个门平行错置来放,这样城门一关,外面的水就进不来了。曾因此被誉为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东南两边还有护城河,因此具有防洪抗汛和军事防御两个重要的作用。从夏朝开始,寿县属于扬州,就开始产生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在公元383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当时,的前秦符坚率领九十万大军来攻打这里,却被东晋的八万多人打了回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源自于淝水之战。
历史上,寿县的水利文化也是非常突然,水利专家孙叔敖在这里就修建了安丰塘这样的水利设施。至今,安丰塘依然发挥其调节水库、灌溉、运输等作用,素有“天下第一堂”的美誉。安丰塘与都江堰等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寿县地处安徽省中部,有着淠河、淮河丰富的水利资源,气候湿润,非常适合农作物和水产动物的生长。物产丰富并且绿色为这里的美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寿县是豆腐的发源地,当时淮南王刘安即刘邦的孙子,在这里求丹炼药,结果丹药没炼成,却无意发明了豆腐。这里的豆腐不仅口味纯正,而且做法也各式各样,在坊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块豆腐可以做成108道菜,可见豆腐的做法多样性。另外,这里还有着淮南牛肉汤、“大救驾”点心、南唐瓜子、寿州豆腐脑、油茶油馍、小刀面、糊辣汤等特色小吃。公元前164年,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草药及卤料熬制成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公元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汤。因此,民间称之为“神汤”、“救驾汤”。
寿县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却有着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由于历史上淮南王刘安就在此地学道求仙,并积聚大量的道家门客于此,因而,这里的道教文化尤为深厚。这里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都会在四顶山举办道教的庙会。每当那时,整个县城的人们基本都出来参加活动或者参加表演。而且,也有很多从外地特地赶来的道教信奉者和许多来参观的游客。而佛教在这里也有报恩寺、卧佛寺等供信奉者来参观、进香的地方;伊斯兰教亦有小清真寺;基督教,寿春镇和其他乡镇上也有教堂。
寿县孔庙,也叫文庙。安徽省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庙之一。孔庙大成殿前两棵古银杏,一雄一雌,屹立740年,虽多经磨难仍枝叶茂盛,生机勃勃与大成殿相互呼应煞是壮观。
寿县珍珠泉位于八公山脚下,因“泉出其干若珠”,故名。且“若人至其旁,大叫即大涌,小叫即小涌”,又称“咄泉”。据说八公山做豆腐的水都来自此。
寿县古城墙通淝门
天下第一塘——安丰塘
淮南牛肉汤
寿县孔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