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院学子在行动: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共绘绿色文明画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清瑞

九曲黄河,浩荡东行,气势磅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治理黄河有效方式,宣传保护黄河生态理念,助力黄河生态保护,曲阜师范大学“情系黄河生态”实践队展开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黄河流域发展现状。

心系黄河生态,齐护绿色家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清瑞 摄

实践队队员来到黄河流域附近居民家中进行采访,通过与附近居民交流,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政府治理力度加强,各项政策出台完善,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向好,但是仍然存在着水士流失日趋严重的问题。

黄河源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交错并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源区各种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修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矿产资源等人为活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部分优良草场和天然植被,新的人为水士流失日趋严重;非法淘金、采药、挖沙以及对原生植被的滥伐滥垦,也造成黄河源区植被大面积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涵养功能减退。由于黄河源区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士流失日益严重,源区水源涵养调节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湿地缩小、湖泊萎缩、径流减少。近年来源区许多小湖泊消失或成为盐沼地,湿地变为旱草滩。黄河源头的两大“蓄水池”鄂陵湖和扎陵湖水位已经下降了2m以上,并且两湖间曾经发生过断流。目前,鄂陵湖出湖水量只有3.3 M/S。黄河源头河段1997年也出现了断流,1998年曾创下了断流98天的记录。由于径流减少、水位低,黄河源头玛多县水电站建成后长期不能启用发电。黄河千流上游青海段1988—1996年9年间平均径流量比过去34年的平均径流量减少了23.2%。黄河源区径流量的锐减也是造成黄河中下游断流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索黄河治理,深化改革探索完善工作机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清瑞 摄

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践队员走访了黄河流域附近的多户居民,通过采访与发放调查问卷,同时结合线上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到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黄河生态保护力度。经过各地各部门联合合作,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效。进入新时代,从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到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管控,再到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随着《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发布,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推出了“河长制”等治理措施,强化了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强化了灾害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了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加快形成了节水型生活方式,同时加强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更好解决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形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

各方协作,助力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大格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清瑞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通过走访实践,实践队员也总结出守护母亲河,离不开协同发展。毗邻沿黄省区的交流协作可以搭建合作共享共赢平台;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推动了三省四市破解省际边界地区发展难题,为黄河流域实现“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学习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国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
学习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我们要不断夯实科技基础,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科技基础是指科技创新活动赖以开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大学生“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
“千人百地”返家乡|绷紧防范之弦,共建防诈之墙(通讯员:刘宇杰陈岩松高丽函;指导老师:文磊)1月15日,寒假返家乡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赵稼林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阳城镇常村开展了网络安全科普线上宣传会…
曲园学子在行动——保护黄河生态 共建美丽家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生态的安危事关国家盛衰与民族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其高…
凝聚青春力量,实践礼赞时代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开展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
保护黄河生态 共建美丽家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生态的安危事关国家盛衰与民族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其高…
曲院学子三下乡:在亲身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黄家村的房屋排列比较整齐,我绕村一周,对于全村房屋布局有了大体的了解,房屋分布于大路两侧,布局整齐,每列房子中间又隔有小路,小路比较窄,仅能容许单人通过。总体来说,黄家村的布局符合大部分山东乡…
于实践中求真知
在正式调研开始之前,我已经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政策进行了大体的理解,针对村民可能有所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了重点标注,事先准备好的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村民、村干部和乡镇企业负…
以实践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2022年的10月,中国共产党举办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结束之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举办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的二十大意识的专业讲座和演讲。党的二十大传输给了当代青年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时…
文化探寻树自信,争做时代传唱人——匠造
文化探寻树自信,争做时代传唱人——匠造生于家乡,长于家乡。为了弘扬家乡之美,讲好家乡故事,1月5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社会主义接班人之“源”来如此文化宣讲团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潍坊地区实践,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