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鲜衣怒马社会实践小队于12月15日对山东古筝乐进行了线上研讨并展开了相关资料的调查以及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社会实践小队对山东古筝乐展开了社会实践。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自秦、汉以来古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汉族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其中,山东古筝乐于2008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古筝乐演奏艺术是全国较有影响的古筝流派之一,主要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市的牡丹区、郓城县、鄄城县及周边地区,聊城市的临清市及周边地区。山东古筝乐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西汉时期当地民间就有《汉宫秋月》、《隐公自叹》等筝曲。至明代,筝在鲁西南广为流行,演奏技艺也随之得到了较大发展。入清以后,筝乐已成为菏泽等地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民间一时流传着“城内大户多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筝”的说法。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山东古筝乐逐渐形成了华丽柔美、刚劲明亮的艺术特征。它按形式风格可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古典乐曲,俗称“大板筝曲”,采用“八板体”的曲式结构,音调典雅、结构严谨、节奏鲜明,大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等;二是小板筝曲,系近代根据地方说唱和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结构精练简洁,节奏富于变化,旋律优美柔和,主要流行于菏泽地区,代表曲目有《凤翔歌》、《天下同》等。菏泽流传有古典筝曲十大套,小板曲二百多首。
山东筝曲富有刚劲、优丽、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乐曲繁茂如林,有的秀丽细腻,如泣如诉;有的粗犷豪放,如万马奔腾;有的抒发怀古之幽思;有的描写离情之别绪;有的寄情于花鸟鱼虫,高山流水,表达出人们对秀丽山川的赞美,对邪恶的鞭挞和对英雄的讴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使听者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
为更好地了解山东古筝乐的发展以及流传,社会实践队员于慧敏来到菏泽,拜访了一位山东古筝乐传承人。菏泽地区山东古筝乐的传人现知最早的一位是黎邦荣。他是清末民初的文人。黎邦荣擅长于筝、扬琴等多种乐器及山东琴书演唱。在黎邦荣的学生中,有不少出色的山东筝演奏家,如张为昭、黎连俊、张为台、张念胜、樊西雨、黄怀德等人,他们都为山东筝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并在家乡一带享有盛名。在这一代的演奏家中只有张为昭1959年3月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时,留下过《汉宫秋月》《美女思乡》等十二首传统山东筝曲录音,这是当今人们能听到的最早的山东筝音响。
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以及学习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小队成员了解到山东筝派传统的演奏技法可概括为:右手的“托、劈、抹、挑、勾、剔、花、撮、摇”;左手的“虚、实、点、按、滑、揉、颤、走”。特别是右手拇指小关节连续快速的“ 托 、劈”所形成的“摇”指手法,“花”音手法,八度大跳的“勾搭”手法,以及左手的“走”指手法,在全国各筝派中有着独特的风格。
古筝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为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受到众人的追捧。经过对于古筝乐的进一步调查,社会实践队员明白了古筝乐的魅力所在,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自豪感。最后希望古筝乐能够在各级政府,还有大众的帮助之下,继续的发扬光大,守正创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