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入乡问法,提升农村普法实效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矛盾体

为从农村亲缘和地缘关系中探寻农村法治矛盾,调查其现实情况与应用情况,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派出6名队员于115日上午9时到达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一农村进行实地的调研与实践。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受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基层法治建设的共同作用,我国农村“迎法下乡”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迫切。要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法治难题,畅通普法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四个坚持”,让法治教育在乡村落地生根,法治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实践。

  让法律在乡村治理中切实发挥作用,首先要在农村基层社会构筑广泛的知法懂法群众基础,建立起对法治的普遍信仰。“用法须先知法、执法须先懂法”,没有对法治理念入脑入心的理解和认同,难有行动上的自觉。只有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融入乡村文化传统的普法教育形式,将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的重点,才能拉近基层群众与法治的距离,转化为行动实践。

  增进农民福祉、维护农民利益,是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根本宗旨。乡村传统文化中“无讼”观念根深蒂固,在传统熟人社会,乡村治理秩序仅靠村庄内生权威便可维持,而中国各个乡镇人文地理、经济条件、建设水平都不尽相同,村规民约也因村制宜、各有侧重。乡村普法如果忽视当地乡风民情,就难以真正融入乡村社会,会呈现“水土不服”的态势。因此,乡村普法要量体裁衣,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法治建设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乡村治理总是充满千变万化,细碎琐事层出不穷,而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的一一涉及。在法律涉及不到的疏阔之地,乡土社会往往通过道德习俗规范村民的行为。因此,乡村普法要结合“德治”教育,普法同时也把良好的思想道德逐渐灌输给农民群众,深入挖掘优秀的乡村习俗、乡规民约,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依托乡村文明新风培育、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素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法治与德治的有机融合中,使乡村普法真正落地见效,乡村治理更尽如人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东医学子——溯之我源,馈之我乡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本着“溯之我源,馈之我乡”的服务宗旨,以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养老为主题,于广东湛江吴川覃巴镇吉兆村以及那碌管区那面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使得老有所养……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学子——送医下乡,造福乡亲

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于湛江市吴川覃巴镇吉兆村开展一个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的义诊活动。……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服务队—义教之星火,人生之灯塔

义教传真心,溯源系真情…… 杜志媚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义务教育负担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
回归教育本色
落实双减政策,回归教育本色中国青年网山西忻州12月30日(通讯员李静)“双减”是这个时代教育回归最有力的政策之一,可以说是改变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色的一次“纠偏”,双减的意义是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
秾情助农,共绘富春山居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就“乡村振兴”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
农村普法,入乡问法助振兴——“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入乡问法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村亲缘和地缘关系中探寻农村法治矛盾,入乡问法助振兴,从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1月14日,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来…
扬红色文化远航,乘时代之船破浪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时代弄潮儿,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自2023年1月9日起,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律智计划实践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政务宣传和政策解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实践分工明确,团队有条不紊的分派给…
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形成减负共识“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行背后…
提升素质教育意识
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升素质教育意识“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
发挥学校阵地作用
发挥学校阵地作用,为“双减”政策助力“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充分了解“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教育…
鸡娃应适度
“双减”减负担,“鸡娃”应适度(通讯员:别昕旸)“双减”政策出台落地,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不仅保障了孩子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也有不少家长感到茫然,当孩子教…
强化校内教育
强化校内教育,助力“双减”落实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些负担减轻的同时,校内教育需要做实做强,才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校内教育的强化,需要教师做到不断提升课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