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碳排放管理法治化需要宏观层面上的法律框架、管理体制、绿色发展规划的引领,还需要微观层面上相关法律制度的补强。依法治国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双碳”目标的达成自然也离不开法治的维护。2020年九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愿景,这是继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哥本哈根协议》《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条约以来,我国的又一项庄重承诺。作为国家治理的新领域,“双碳”目标的法治回应为何如此重要?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国家 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为国家治理注入良法的基本价值,提供善治的创新机制”。因此,将“双碳”目标从技术命题拓展到法治命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在“双碳”目标上至关重要。
同时,有关法律的出现是助力环境保护和双碳目标的一大助力,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环境保护法》在实现“双碳”的道路上,发挥着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势在必行。
为此,曲阜师范大学一“碳”究竟代表队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了实践活动,对此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普法宣讲。首先,我们小组成员对周围民众进行了初步采访,了解了他们对于“双碳”相关法治的认识与了解,然后根据情况制订了普法方式以及宣传方式。小组成员通过播放宣传片、宣讲等形式,初步给社区居民介绍《环保法》,增强居民守法意识,形成实现“双碳”目标良好社会氛围。队员们在普法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只有全社会信仰法治、厉行法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才能真正推动这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并取得实效。在普法中发现,人们对于“双碳”心动的法治方面了解较少,在人们认知体系中该部分法律主要与政府以及市场有关,与他们实际生活有一部分的距离,所以对于此不甚了解。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法治宣传,侧重于群众监督相关的法治。碳排放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被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为生态环境 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专门针对环境保护领域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相信不远的将来群众监督会是助理双碳目标实现的一大助力。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奉法者强则国强。”必须坚持全民守法,让法治成为全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全社会信仰法治、敬畏法治,才能更好地厉行法治。法立于上,教弘于下。要加强有关“双碳”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鼓励公益普法和志愿者普法,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在推进全民守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要完善奖惩措施,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环境违法成本,让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尚。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清单,让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工厂、进乡村、进社区。通过美丽乡村和美丽社区建设、通过绿色低碳企业表彰、通过典型案例宣讲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风气,推动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环境治理,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形成环境治理合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8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