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非遗文化,赏胶东花饽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吴楠

花饽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属于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代代人的继承下逐渐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花饽饽外观多样,通过简单的工具,巧妙地将面团捏塑成多种多样的事物形状,引起人们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曲阜师范大学鲁地拾遗队成员吴楠的家乡正是胶东花饽饽发源地之一——威海。实践队员吴楠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查阅花饽饽资料,请教花饽饽手艺人,于2023年1月13日跟着花饽饽手艺人学习做花饽饽,力图为继承和弘扬花饽饽出一份力。

实践队员在学习手艺前,进行了资料查阅,了解到花饽饽分为威海大花饽饽和烟台盘饽饽,而威海大花饽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荣成花饽饽,荣成花饽饽又称为荣成面花,早在汉代就有了记载。实践队员回忆目前的荣成面花主要作为过年过节饭桌美食和重要宴席美食等,而资料显示在明代时面花主要用于祭祀和节日,这让实践队员想到荣成的渔民节也会在祭品台上摆放大饽饽,可见荣成人民在继承荣成面花时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随后,实践队员吴楠请教花饽饽的手艺人,在花饽饽手艺人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花饽饽制作。在学习前,手艺人讲述了她学习花饽饽的经历,是与好友想要深度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一起报班学习花饽饽做法,最后还共同考了面点师证。手艺人说当地会做饽饽的人不少,尤其是老一辈人,几乎人人有一手好技艺,但是传着传着,现在很多人只会做馒头,像她之前也是只会做馒头,她也很高兴面点班有很多人一起学习花饽饽的做法,现在,她经常在节假日做花饽饽送给一些不会做花饽饽的朋友。这让实践队员有些惊讶,因为手艺人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报班学习花饽饽做法,并且她的工作与花饽饽毫无关系,这在当下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手艺人表示面点班有很多比她还大的人同样利用假期进行学习。实践队员认为荣成花饽饽的继承情况比较乐观,决定在实践后请手艺人及其面点班同学填写实践队调查问卷,了解手艺人们的传承情况。

在正式开始前,手艺人再三叮嘱实践队员在进行花饽饽制作时要迅速,不能过慢,会影响花饽饽的形状和口感。实践队员与手艺人共同将花饽饽制作的所有原料准备齐全,起初在添加原料如面粉、酵母、鸡蛋、糖、水时由手艺人指导,实践队员操作,但实践队员在倒水时过急,导致加水量略微超过配比,手艺人表示这容易让面团变软,有可能导致花饽饽造型无法成型,但是手艺人体谅实践队员初次体验制作花饽饽,只进行了耐心讲解。随后实践队员进行和面和揉面团,但只能大体成型,手艺人接过面团进行示范,同时讲解揉面要“三光”,即面盆要光亮、手要光亮、面团要光亮。而后手艺人将面团弄出三个小圆面团,要加入可食用色素做出花色,手艺人说也可以用蔬菜汁进行染色,实践队员在手艺人的指导下染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面团。手艺人要求实践队员利用食品秤将剩下的面团变成三等份,并进行了演示,几乎做到了分毫不差。在手艺人的帮助下,实践队员做出了简单的花饽饽造型,分别是花葫芦、石榴、桃子,然后手艺人拿出模具,与实践队员共同做出花饽饽所需要装饰的花和叶子,这个过程让实践队员想到了小时候玩的橡皮泥,很快,实践队员就和手艺人一起做出了很多的装饰面花,利用细齿梳等工具将面花装饰在花饽饽造型上。然后就是装锅醒面,实践队员曾经见过老一辈人利用热炕加速醒面,手艺人解释温度高,醒面的速度就快。很快就可以上蒸锅蒸花饽饽了,实践队员用晒干的玉米叶装好花饽饽放入蒸锅,调好温度和定时器后开始等待出锅。通过手艺人讲解,实践队员这才知道并非各地都用晒干的玉米叶蒸馒头,这也是胶东的传统,手艺人表示有很多实践队员早就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都是当地人的智慧。

看着出锅后的花饽饽实践队员感到自己离继承非遗文化的大门越来越近,又让手艺人进行了技术点评和指点,实践队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继承和弘扬胶州花饽饽的队伍,也明白了文化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则更容易继承与弘扬,这也为实践队的探索提供了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4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水出渠首,陶岔展风貌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移民故事千家颂,移民精神万古春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南水北调大工程,移民精神铸丰碑 ——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淅川移民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汉水丹心,最深移民情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园”筑梦淅川实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 ——“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社会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渠首立陶岔,碧水绘宏图——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汤山湿地公园实地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共建设 村村富裕齐并进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是离别也是期盼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已经来到了寒调的最后一天。最开始面对寒调的各种繁杂的事物,我总是觉得寒调怎么这么忙呀,总是希望寒调赶快过去。可真正到了最后一天,我又开始怀念起寒假的忙碌生活,以及支教遇到的…
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推进黄河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调研中我们十分有幸探访到职业吕剧传承人徐女士,她十分热情的向我们讲解吕剧,徐女士向我们介绍到现在政府为了传承吕剧文化,设立吕剧文化传承专门机构,完善吕剧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过往为序章,将来皆可盼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可期盼,光阴流转间,为期十天的寒调转瞬即逝,先锋实践队的队员们也迎来了最后一天的支教任务。随着离别的临近,最后一天的支教似乎也显得有一丝伤感,这一天与过往的每一天都…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26日电(通讯员张美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
发挥好黄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的作用
在走访特色文化社区时,实践队员大都选取东营市黄河沿岸村庄,黄河沿岸村庄更能彰显黄河文化。实践队员先对于特色社区中黄河文化的宣传方式进行了解,最后对于吕剧传承人徐女士进行采访,了解到其父同为职业…
传承黄河文化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时代之责
实践队员收集相关理论知识,制作了有关于黄河文化的调查问卷并在微信等平台发放进行线上调研,调查对象多为大学生,利用大数据为调查社会成员对于黄河文化问题的了解情况。调查情况较为乐观,大多数大学生均…
以自身微薄之力助力黄河文化不断发展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3日电(通讯员左传悦)黄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蕴涵着鲜明精神特质和重大时代价值。从古至今,黄河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功能都举足轻重。进入新时代,完整定…
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奋斗路”
在我走访特色社区时,大都选取我走访了东营市黄河沿岸村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沿岸村庄更能彰显黄河文化。在特色社区中我记录基层黄河文化的宣传方式:写标语、贴字画、开展黄河主题文化。通过对…
黄河文明与黄河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鲜明精神特质与宝贵时代价值。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表征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高尚品格;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
新时代传承保护黄河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黄河文化具有历史起源悠久以及人文内涵丰富的特征,传承与保护珍贵黄河文化就是弘扬民族精神。我认为,新时代传承保护黄河文化能够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宝贵民族精神以及巩固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作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