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新洲茶韵流芳团队一起乘车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发,前往83公里外的武汉市新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 1团队成员在非遗馆内合影
早上九点半,我们准时到访新洲区非遗文化馆。队长王泽负责联络文化馆工作人员,队员颜玉对全程进行视频记录,其他队员进行照片、文字的记录工作。文化馆内收录了四十余种特色非遗项目,团队成员跟随馆长的脚步,逐一了解其间的文化魅力。馆长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作为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洲城楼寨茶的制作技艺。由于茶叶的时节性比较强而且设备较大,因此馆内用七个铜人来展现城楼寨茶的独特制茶工序。馆长也为我们讲述了城楼寨茶的历史背景。
图 2城楼寨茶七铜人制茶像
早上十点半,我们告别非遗文化馆,并进行下一环节——实地宣传推广。团队成员分散在街头,手持自己设计的城楼寨茶宣传册,向过路的行人发放宣传册,并对感兴趣的行人交流科普城楼寨茶。出乎意料的是,许多路人都对城楼寨茶很感兴趣,并认真的看完了宣传册,我们也借机向他们科普了城楼寨茶的历史、品质、味道等,有些路人还表示他们日后会关注城楼寨茶。在短短一小时内,我们印发的宣传册便全部发放完毕,宣传效果非常好。
图 3团队成员发放宣传册
图 4团队成员向群众科普城楼寨茶
中午十一点半,我们驱车前往城楼寨茶基地。城楼寨茶文化传承人王飞先生热情地等候在茶厂前,简单地交流后,王飞先生带领我们前去乐富城休闲山庄用午饭。席间,我们对山庄的经营问题进行了一番交流。以前,城楼寨茶基地曾是重点红旅路线,许多旅客前来近几年疫情管控原因,前来体验自助采茶和山村风光的旅客大幅减少,而城楼寨茶山庄也给出了其应对方式—与政府合作,山庄的一层楼专为从外地回来需要隔离的警务人员使用,这样极有效的缓解了山庄的运营冷淡期的困难。而今封控政策放开,相信日后慕名而来的旅客会重新为山庄带来活力。
下午一点,我们开始了对王飞先生的访谈。队长王泽、队员许嘉怡提问,队员颜玉、李佳静摄影,队员乔哲钰作书面记录。在访谈中,王飞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城楼寨茶的制作过程、特色技艺,以及他身为非遗传承人、青年企业家对茶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独特看法。王飞先生表示,自己的茶厂虽小,但不会随波逐流,会坚持保持茶叶品质的优良。城楼寨茶茶园培育了无公害、有机茶示范生产基地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茶叶生产基地4000亩,联接农户 300余户,农户收入大大提高,体现出城楼寨茶作为当地特色品牌的社会责任。
图 5城楼寨茶非遗传承人接受采访
王飞先生的访谈结束后,下午一点四十分,我们对茶厂厂长进行了访谈。队员徐嘉怡提问,队员颜玉、李佳静摄影,队长王泽、队员乔哲钰作书面记录。茶厂厂长基于热爱,扎根茶业二十余年,他也对城楼寨茶过去的成长、未来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当下政府补贴扶持的政策下,茶厂发展和周边农户发展是双方互利的事情,茶厂也始终注重顾客的感受,及时与其交流并改善。
图 6城楼寨茶茶厂厂长接受采访
下午两点十分,我们跟随王飞先生踏上茶园的探秘之路。王飞先生也向我们介绍了城楼寨茶的种植与采摘过程。城楼寨茶采取全有机的种植,不打农药,人工驱虫,所以茶树并不如打药区的茶树那般整齐,而是与杂草相伴,反而有自然的勃勃生机之感。团队成员还在路边看到了散养的黑山羊、土鸡等禽牧,绿色除草增肥的同时也给茶厂增加收入带动周边老百姓土特产销售渠道。城楼寨茶园将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打造出一套成熟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经过近两小时的攀爬,团队成员到达了山顶,即太平天国时期城楼寨的遗址。当时浴血奋战地将士已然不在,保卫一方百姓的城楼寨也变成了布满青苔的石头墙。但唯一不变的是茶树葱葱,茶心不变。
图7团队在茶园考察
下午五点,我们离开茶园,进入茶厂观摩。目前的茶厂处于重建升级厂房期间,为开春的制茶做好准备。茶厂配备标准化的工厂房,茶厂工作人员还曾到四川、杭州等地学习改进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三统一”的生产模式,带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城楼寨茶的品质。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傍晚六点,团队成员告别城楼寨茶基地,开启返程。随后,我们将此次实地探访活动中相关访谈录音整合汇总,在开会后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得出对城楼寨茶的现状、问题得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并且建立专门的公众号与抖音号进行城楼寨茶非遗宣传。此次的探访加深了团队对城楼寨茶茶厂经营及各方面的了解,为团队针对城楼寨茶茶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出见解打下基石。与工作人员的访谈更是让团队成员了解到茶产业的工作不易,更加坚定振兴乡村茶产业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