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一度的大型节日,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在老辈人眼里,过年是贴对联、祭祖、吃团、年饭,在小辈人记忆中是发压岁钱、放鞭炮、穿新衣。而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习俗也在不断更迭。为了探究古今习俗的异同,“扬眉兔气”队队员通过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以及问询等形式进行了春节习俗调研的社会实践。
春节有很多习俗,根据地域的不同产生区别,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大多数地区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同时也会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部分节日气氛浓重的地区会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舞狮子。
关于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最早的春联诞生于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在早年间家家户户还会选择张贴年画,在大门外张贴门神画像或灶神画像。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灶神画的来源有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
贴窗花是很多现代家庭也会坚持的一种习俗。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保留最完整的习俗可以说是除夕守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
放鞭炮是每个中国人都参与过的一项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鞭炮不符合新时代的环保要求,因此这项习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爆竹在古时是为了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
在疫情席卷全球之前,大年初一前往亲戚家拜年是一项固定的传统。而自从2019-2020年新春之际,新冠疫情肆虐,人们不得不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拜年自然也全部转移线上。古时拜年是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
然而如今,我们的春节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从祭祀灶神、年画、窗花、贴福字而言在城市中几乎绝迹。放鞭炮能增加春节的气氛,然而许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鞭炮。对联虽然不是每家每户贴,但总能见到。除夕辞岁时现代人基本是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吃年夜饭等待除夕的到来。对于拜年几乎是变化最大的。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达,人们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十分流行。疫情之后更是如此。
在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除了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洋节”越来越受人青睐。“洋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娱乐和文化消费,逐渐变成都市生活中的狂欢日。然而,对比“洋节”的走俏,中国传统节日却黯然失色。春节的年味也开始越来越淡了。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凝结在人们的情怀中。实践队能做的,就是弘扬宣传中国传统习俗,让更多中国人重新重视春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