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先辈遗迹,牢记初心使命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20日电(通讯员 陈雨婷)
为了以史为鉴,学习伟大革命精神,同时也为了践行党的二十大中精神,继往开来担重任,“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华东烈士陵园来重温先辈的足迹,这里流淌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是带领中华民族昂首阔步向前进的信心和勇气,需要我们的继承与发扬。
站在烈士陵园的大门前,让人仿佛回到了当时的革命岁月。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和纪念园林。该陵园始建于1949年4月,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9座。南北大门与主体建筑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居于一条中轴线上,粟裕、罗炳辉、汉斯·希伯等著名烈士墓和石像亭等建筑物对称布列于东西两侧。
图为华东烈士陵园正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雨婷 供图
走进烈士陵园,可以看到树木的树枝直插云霄,望着一座座先辈的墓碑,仿佛能看到曾经的峥嵘岁月,看到他们的勇义,看到他们的坚强,看到他们的不畏牺牲。
继续向前,可以看到革命烈士纪念塔,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塔的建筑形式为五角亭柱式(亦称五角立体塔型),分为塔台、塔身、塔顶三部分。塔顶缀以大型景泰蓝质红五星。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贴金大字为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塔周石碑镌刻着山东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和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在题词碑的上方镶有5幅石质浮雕,反映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消灭国民党军美械74师的战争场景。十根石柱的顶端,塑有10组工农兵青妇支前拥军、站岗生产、参军参战、支援战争的人物形象。这座纪念塔象征着“这个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图为讲革命英雄纪念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雨婷 供图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通过此次参观烈士陵园,我们深刻领会了中国伟大的革命精神。“为有牺牲 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的这一句话,到今天听来仍振聋发聩。在这一声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呐喊中,无一不让人发觉红色基因的身影。百年漫漫征途,百年奋斗钻研。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绿茵清溪,亦踏过枯木沙漠。
图为“红船筑梦” 实践队员瞻仰先辈遗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雨婷 供图
缓缓走在烈士陵园的石板路上,过往的画面在眼前一幕幕浮现,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从1921年的嘉兴南湖,到1927年的南昌,共产党员向我们展现了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从1935 年的遵义,到1936年的延安, 共产党员告知了我们什么是不畏艰难,什么是不怕牺牲。从1978年的北京,到2022年的北京,一代代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双手成就了今日的美好。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通过此次参观华东烈士陵园,“红船筑梦”实践队队员更加深刻领会了党史精神,同时为宣传二十大精神的活动更添信心和决心。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一定能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