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层面:探索产业化经营组织现代化自适应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结构松散诱致农业供给结构、质量和效率低下,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不畅。新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现实命题对农业生产经营提出了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上的新要求,更要求产业化经营组织顺应农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积极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手段,优化经营管理结构和创新组织形态,从而基于技术溢价开拓新的市场收益空间,发挥联农富农的经济效应。信息化资源偏向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则可以促进生产要素间的有序排列组合和农产品流通畅通,涉农电商是农业数字技术改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方式的实际落地场景,农业经营主体能凭借数字平台无约束的数据联结,实现农产品交易去中间化“”去中心化”,构建数字化再生产共同体,产生数字化生产和流通变革收益。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型实体经济转型。
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发挥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农业转型通常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首先是农业经济体制转型,如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前在讨论农业发展或现代农业建设时,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实际上涉及农业经济体制转型问题。其次是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转型,如推动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推动农业服务化转型,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农业产业链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智慧农业,也是一种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转型。通常农业经济体制转型和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转型并行推进、相互交织并融合渗透,共同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形成对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引领支撑效应。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创新(包括技术集成)和制度创新(如放松管制)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也是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往往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带来产业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产业融合类型很多,本文述及的产业融合主要是指服务业同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延伸至服务业同农业乃至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涉农制造业的融合,重点关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现代涉农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问题。近年来,推进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农业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方式。
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主要呈现以下4种方式:一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许多地方立足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协调推进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或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桃花经济、油菜花经济、发展乡村民宿等方式,在增强农业稳产保供能力和满足农业“吃、喝“功能的同时,创新拓展农业满足”玩乐“功能的路径也有一些地方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家庭农场优势互补、协同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格局,实现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主体、以农民合作社或农业服务组织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以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为代表的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年来,许多地方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业,为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降险、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三是将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入农业,形成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带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许多地方通过开发乡村柳编、民族手工艺品、农耕文化礼品等方式,将农产品或农业关联产品加工转化为文化礼品、旅游商品,提升农业附加值。四是推动城市服务业与主要处于乡村的农业融合发展。如,许多地方通过打造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发展涉农平台经济等方式带动农业转型。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运行融合互动的产物,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特点。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动力的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产业融合型经济,甚至产业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此,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地位作用的日益凸显,农业转型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进程,必然打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刻烙印。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的迅速深化,往往显著拓展了农业转型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其能级和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也明显改善了其供求衔接的协调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和绩效。我国智慧农业的迅速崛起,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农业的广泛深入应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互联网”脱颖而出并广泛深入惠及农业农民,数字技术赋能食品安全治理取得突破,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及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的迅速凸显,部分涉农企业打造农牧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展现了对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的规模化、区域化辐射带动力,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同数字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链接和匹配功能,及其对主体的赋能、对价值的放大作用密切相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