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祥于清朝末年的威海锡镶技艺是威海独有的,也是我国唯一的锡镶技艺,它有着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但是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且完全依靠手工制作,使得这一制作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留住传统的工艺,使这一工艺得以在媒介渗透融合的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下去,曲阜师范大学“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威海小分队于2023年1月6日前往威海市环翠区,拜访锡镶谷祖威老师傅的传承人张进武老师,寻访威海锡镶记忆,寻踪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媒介化传播的新方法。
毛主席曾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实践的前期我们从各方面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队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积极讨论,广泛收集资料,观看新闻,对非遗的媒介化传承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实践队还搜集了非遗媒介化传承的对策以及当前国家保护的政策,讨论制作并发放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化生存”调查问卷来协助实践的调研。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规划好实地考察的路线和访问的问题,决定前往传承人家中进行实践,向传承非遗最具有发言权的人请教问题。
我们来到传承人张进武老师伏案工作的地方,老师热情地向我们讲解威海锡镶的历史,展示制作锡镶的过程。威海锡镶肇始于英国租借威海卫时期,是瓷器与锡补技术的不谋而合。锡镶茶具系将锡合金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成各种图案之后,再镶嵌于江苏宜兴紫砂茶具或山东博山茶花具之上,每一道工序都精雕细刻、极为讲究,最后经过打光而成的美观又实用的艺术品。谈到如何借助当下媒介的力量助力传承,张进武老师建议,“威海锡镶”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工具,开设宣传专栏,开展活动,结合当下流行的抖音直播带货、网红带货,扩大锡镶的海内外知名度。
图为张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解锡镶的起源、发展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摄
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趻踔一程。通过这次深入探索锡镶工艺,我才对非遗传承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入选了“非遗项目”的威海锡镶,虽然满足了现代工业锡镶制品的需求,手工锡镶技术的流传情况依旧不乐观。细致的工艺流程虽然使得手工锡镶工艺瓶独具匠心,但也造成了被现代工业改进技术生产的挤压。锡镶的技艺的“好物多磨”造就了锡镶的辉煌,但是手工技术的精力、时间要求也同时对传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锡镶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摄
威海锡镶在威海卫走过了百年历程,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珍贵技艺,锡镶的图案描绘了威海百年风貌和威海人民的美好愿景,它已经成为了威海的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标志载体之一。工业制品对物质的满足始终无法代替手工技艺在价值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作用,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激励大家多多关注那些家乡记忆的载体,它们一直在顶着历史的逆流前行。
“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这是国家对传承非遗的承诺。文化遗产只有走到百姓身边,才能重新“活”起来;百姓只有感知文化遗产的信息,才能体会岁月积淀的魅力。因此,非遗传承因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提高各类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市民对非遗的认同感、获得感与参与度,促进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
图为实践队员与锡镶传承人张进武老师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摄
在新媒体时代,非遗存续的传统文化空间日渐逼仄的同时, 媒介空间中文化空间的复兴, 使非遗重获立身的空间基础。这种文化记忆的传承更应该通过短视频等创新传播手段、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能的作用,让受众在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找到个人的心理归属。只有人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0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