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地处古九河流域,古冀州的南部,是远近闻名的杂技之乡。宁津杂技更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了解宁津杂技悠久的历史,品味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韵味,促进文化传承,延续非遗文化传承火炬,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团于2023年1月5日星期四来到宁津县康宁湖文化主题公园,观赏各种各样的精彩杂技,并阅读相关书籍,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
从志书记载到宁津的民间传闻均可佐证,宁津杂技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杂技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宁津县至今仍流传着轩辕黄帝三战蚩尤的故事,这对论证宁津杂技起源的远古渊源提供了佐证。黄帝在氏族部落中,是一位著名的首领,在他一生显赫的战功里,与蚩尤之战是最令人注目的。蚩尤是九黎族联盟的首领,下有八十一个小氏族,传说九黎族人是兽身人首,他们吃沙子和石头,会爬山腾云,凶悍无比,很有战斗力。蚩尤屡屡率部到黄河以北进行骚扰,乡民不得安生。黄帝联合了众多部落,动员了地上的猛兽和天上的飞龙,呼风唤雨,历尽艰险,终于把蚩尤打败,击杀了蚩尤。从此,黄帝便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为摹祝胜利举行了阅兵大典,场面十分热烈,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为模拟战争场面,有的士兵装扮成蚩尤的形象,戴上假面具,头上有角,两两相互抵斗,载歌载舞很是精彩,博得了乡民的喜爱。古冀州一带人民,每逢喜庆的日子,便摹仿这种形式,戴上面具,亦歌亦舞。天长日久便形成一种游戏流传开来,当时民间称为“角抵戏”。这种活动,既是表演,又是竞技,是杂技的雏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的表演技艺都集中到咸阳,秦二世日夜沉醉于其中。“方作谷抵优俳之观”(引自《史记》)。由此可见,到了秦朝,“蚩尤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内容也愈加丰富,表演形式也有所增加。此时的“蚩尤戏”更名为“角抵戏”,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中,统称“大角抵”。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宁津的杂技技艺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大都是人兽相斗,乔扮动物而戏,以供人娱乐。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载,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祭祀太乙神仙的日子,祭礼活动从昏达旦,除散灯、观灯外,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名“蚩尤戏”。“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据光绪版《宁津县志》载:“咸于正月望夜,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装,充街塞陌,竞此一时。”从这里所记载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中“人戴兽面,男为女装”表演,到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中所指的“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的表演,直至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所记载的“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的表演,均为包括宁津在内古冀州一带以杂技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蚩尤戏”。汉代后期又称为“角抵戏”。尔后“乃加眩者之工,而角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引自于《史记》),尔后又称“百戏”。“百戏”仍为古代以杂技表演为主的各种表演艺术的总称。即使是后世的“杂剧”也是由“百戏”派生出来的。从《宁津县志》记载的观看“人戴兽面,为装男女”表演的人“充街塞陌”,足可以看出这种表演很受人们的欢迎,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是当时举办这种活动场面之宏伟,气势之浩大的真实写照。
“尚庄三官庙,康熙四十年间,有道士郭养直虔修其中。时有两蛇盘旋于左右。衣敝履破,见者皆呼其邋遢。道士郭云:‘卿等整饬容仪,方寸能有几个清净?山人皮相似邋遢一点,灵台实空洞无物耳。’其人惭谢而去。居数年,忽口中吐火,皮肉俱焦而逝。后有某,自京师来,言,遇道于途,略叙阔别。至家询之,始知已戒火自焚矣。”这也是《宁津县志》中的一段记载。尚庄位于宁津杂技颇为盛行的南、北八寨,南八寨和北八寨的村庄在区划上变化较大,就近代来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北八寨的大部分村庄均归宁津县所辖,至1945年初,由解放区政府山东省渤海行署裁定,原属宁津县的何家寨、牟庄、大魏庄、小魏庄、赵家楼、王家坊、谢庄、董家庵、侯庄等村庄划归吴桥县。1965年3月,由政务院下文,原属宁津县所辖的张金马庄、靳庄、尚家集、何庄、前李、后李、孙落雨庄、前尚庄、小王庄、于小川庄、张庄、王马店、堤下王、堤上王、高田二庄、陈二庄、宿庄、李庄、小高庄、金庄、堤上刁、提下刁、于庄、李古台、周庄、王家庙等村庄划归吴桥县。而地处南八寨的原属吴桥县所辖的张鳌、大赵、西塘三个公社的九十五个自然村划归宁津县。
目前,宁津县的乡乡镇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班团比比皆是。他们的足迹不但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且走出国门渡日本、赴西欧、下南洋。杂技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宁津人,成不了杂技团。”宁津县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的杂技人才,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定居海外,有的则成为新时代的杂技新秀,并在国内外各类杂技大赛中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辉煌的成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6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