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了解宁津杂技的发展历程,感受其高超的技艺,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来到了拥有杂技艺术之乡盛誉的宁津县,前往康宁湖文化艺术主题公园观赏黄镇杂技壁画、杂技艺术雕塑。在观赏壁画与雕塑期间,队员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杂技艺术的高难度与杂技发展的悠久历史。杂技艺术壁画更加直观的让队员们了解到杂技技艺的种类丰富,而形象逼真的艺术雕塑更是让队员们眼前一亮、叹为观止,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文化盛宴。同时也让实践队队员深感杂技技艺传承人员的不易与艰辛。队员们了解到学习杂技要忍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而又枯燥的训练,杂技技艺学习者与传承人所承受的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和真实体会到的,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与坚持,才能让宁津杂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历经时间与历史的沉淀,宁津杂技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艺术风格。宁津杂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不断地创新发展,从而成就了宁津杂技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宁津杂技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大量采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充分显示了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二是基本功扎实。宁津杂技特别重视腰、腿、顶、跟头功的训练。即使是表演“文活”的艺人一般也有扎实的基本功功底。三是力量与技巧有机结合。宁津杂技讲求力量于技巧相得益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力量与艺术的美。四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艺人在软钢丝上忽而左右摆动,忽而纹丝不动,种种惊险表演展示了高难度的技巧和超强的平衡控制力,形成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五是平中见奇,奇中求险。宁津杂技惊险而不突兀,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充分展示了平中见奇,奇中求险的艺术特色。六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重蹬技”可力撑千斤,“轻蹬技”可蹬伞、巾轻飘之物,软硬功夫相辅相成。七是有严密的师承传统,但又与姐妹艺术相融合。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但同时又从戏曲、舞蹈、武术中吸收了大量艺术元素。八是刚中见柔,柔中见刚。宁津地处冀鲁交界,沐齐鲁仁德之泽,熏燕赵慷慨之风,为宁津杂技铺就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底蕴。
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宁津杂技正面临着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各种不利因素致使宁津杂技这颗艺术瑰宝面临濒危的威胁。首先是各种现代文艺盛行和经济意识高压对杂技艺术形成冲击挤压,使杂技艺术竞争力减弱。其次是旧体制、旧模式束缚了自身发展的速度。同时演艺阵容规模小,有很多艺术造诣深的老演员已离开舞台,有限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资金比较缺乏,设施不够先进;这些制约了杂技艺术的发展提高。因此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好这一文化艺术瑰宝成了刻不容缓的要求,这就要求各方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