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26日电(通讯员:楚合欣)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伟大征途上,乡村人才建设是激起乡村治理活力的一池春水。而深受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浸润熏陶的山东省青岛市安子丘村便是齐鲁大地乡村人才振兴的样板,正乘借新时代清风展开一副文政共富的美好画卷。
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儒家成人思想赋能乡村振兴,解决乡村建设中的人才难题,12月23日至29日,曲阜师范大学“文政共富,圆梦振兴”实践队赴安子丘村展开实践调研,用耳朵聆听人才振兴的民心声,用脚步丈量儒家成人思想盘活乡村农耕文化的新成果。
寻访父老乡亲,知悉儒风思韵
儒家文化浸润乡风,人才建设引领振兴。步入武安子丘村,实践队成员们便被处处彰显齐鲁孔孟文化的文化建筑所吸引;在实践队成员深入村落展开调研的途中,与儒家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宣传牌、宣传墙也随处可见。“安子丘是个好地方!”每一位被采访的父老乡亲都笑眯眯竖起大拇指。在他们憨厚朴实的话语中实践队成员得知,村子用广播、板报、墙画等形式宣传儒家成人思想,让人们更加明白如何让做人、如何养成健全人格的思想。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发现村中专门设立了一面“儒风墙”,展示了七十二贤演绎千古佳话的墙画。一位采访的村民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起安子丘的“儒风墙”,眼神闪耀着幸福自豪的光。
除了与村中父老乡亲通过话家常的方式了解到安子丘人才引进成果,实践队成员们也与安子丘村支书楚振孔进行了访谈。在楚振孔的口中,实践队得知,当前乡村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农村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多数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中大多为老年人,人才单项流出严重;在教育观念和传统乡俗的影响下,年轻人向往大城市,思想上逐渐固化。了解到实践队此行的实践主题与目的,村支书又介绍了当前乡贤群体流失,回流难度大的问题,还感叹现在乡人乡土情感淡泊,乡村人才回流吸引力小。
青年俯身三农,绘就乡村蓝图
“三农”为未来青年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实践队成员采访了一位中学生,林同学讲述了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之策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近年来的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村里的很多小伙伴去往城市生活,乡村逐渐“空心化”,乡村里的人才难以留住。对于以后的规划,他表示:“我想考入重点高中,然后再上一所名牌大学,大学生村官,回馈家乡建设家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故乡总是最能牵动人柔软的内心,像林同学这种志在奉献家乡回报家乡的青年人也是乡村建设所需要的。文化的力量是内生的,是更深层的,是更坚定的,而尤其是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而青年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更要在“三农”工作中大显身手。在村委干部的介绍下,实践队成员得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活力,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自主培养,一手抓人才引进,挖掘农村本土人才,充实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引进职业农民。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最大的体悟是乡村振兴要培育“好苗子”,筑巢引才返乡,才能建立人才“飞地” 激发其内生动力。
躬身知行合一,培育人才苗子
通过实践,队员们深切体悟到了儒家文化能让村里人“记得住乡愁”。用儒家文化中“礼”“和”“信”思想提升农民对儒家道德的认同,用儒家的义利观矫正当下拜金主义对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用儒家“三立”思想激发乡村人才的责任担当。加强儒家优秀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让更多学生拥有乡土情怀,激励学生投入乡村建设。正是村支书所说的:盘活乡村人才,打造一支能够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人才队伍,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文政共富”实践队在本次实践中切实体悟乡村人才振兴发展成果,也将继续学习、共同研讨,为青年在“三农”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提供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1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