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很庆幸有这样一次机会,在寒假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队伍的主题是关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八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山东省内的济宁、威海、潍坊、淄博,还有湖南省长沙,江苏省徐州的。在选择各自的实践地点的时候,我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大家交流了想选择的主题。大多都是当地的有特色的手工制作技艺和著名景点。比如湖南的同学提到了岳阳楼和长沙话,济宁的同学选择了面塑。在交流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很多我没有注意过的领域,比如方言、特色建筑,还有有代表性的景点,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可以作为我们实践的内容。原本我打算做有关花饽饽和锡镶的内容,但是听完大家的想法之后,我又增加了几项,比如威海老洋房、皮影戏、海草房等。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吃或者习俗,都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像糖瓜这一小吃,是我家过年时常吃的,尤其在外婆家,每年都会买一些糖瓜。但是也有很多传说我从来没听说过。比如威海当地的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在网上找相关的介绍和视频,去了解那些我们身边的非遗。我之前知道糖瓜是由麦芽做的,但是不清楚具体的做法。
很多非遗传承人或掌握某项技艺的手艺人建立了工作室,他们不仅出售商品,还可以提供参观研学体验。这比单纯去博物馆参观更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比如锡镶技艺就在威海多个地方有研学地点。中小学生可以付费前去参观,并亲手体验这门制作技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高中时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曾做过和锡镶有关的体验。虽然当时只是由讲解员讲解,我们动手制作简单的黄铜小花,体验錾刻工艺。可能当时只是听了介绍,对这门技艺还不是很了解,但是这项非遗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之后每次提到家乡的非遗,我就会想到锡镶技艺。这次社会实践我也是选择了锡镶来研究。锔刻瓷技艺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代表,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具有见证中国瓷文化发展的独特价值,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以及现货的标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3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