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风不过“南”,春风吹到“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智恒

铁犁牛耕,男耕女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绕不过去的东西,而伴随钢铁森林的拔地而起,头顶一片绿,脚踩一摸黄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的孩子来到城里打工生活,似乎使得农村生活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而当我们深入南里村调研村民的居住地空间行为时却发现乡村振兴正在慢慢抹平时代带给农村的伤口。

图为南里村的大崖儿街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智恒 摄。

寒冬腊月,我们入乡求真实践队在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并与当地村委会的允许下,来到具有红色基因的南里古村。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虽然寒风凛冽,但依旧难掩南里村的魅力:青石古巷 灰砖青瓦,走在青砖上,好似梦回明清。在民巷穿梭过程中,偶然碰到一位从门内出来扫地的大伯,“大伯,这些老房子还有人住吗”这是我们向当地村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有,当然有,很多(老)房子都是俺们老一辈儿留下来滴”老伯停下手中的事回答我们,“老房子不会出问题吗?比如塌了,或者漏风之类的”我们顺势提问,老伯急忙摇手“不能,不能,一般这些(老房子)都是补过的,很少是新盖的,那是前几年还让盖,现在都不让了,要保护起来”

“大夫府”“守备府”“武德巷”“儒林巷”…….60余栋具有鲜明特色的明清建筑,与“即东县政府旧址”等近现代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子里。经过采访我们又进入一位老村民的家里。“大爷,我们也到了很多人的家里,这里怎么都是像您这样年龄大的居多啊”,老村民摇了摇头说道“咱这里本来就是做买卖做的比较好,想俺当农民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基本都进城了”,我们边记录便接着提问:“那么,您现在年龄大了,基本不干活了,您的地咋办啊”,“哎,现在不好弄啊,孩子,给(钱)少了,人不干,给(钱)多了,心痛,俺家孩子说放着吧,以后他有功夫在说,就这么放着。”大爷还是摇头。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农民家庭做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亚男摄。

在村民大爷的允许下,我们进入了大爷专门存放农活工具以及种子的屋子:尘土厚积、蛛网片片的老屋,屡屡寒风从墙缝里钻出来,农具们静静的缩在角落里面。大爷的目光止不住的望向他们,如同他的孩子一样,用他的目光一遍遍地抚摸这他们。如同退伍的将士们把玩他心爱的枪械。而他们闪着幽冷的光,一双双幽怨的眼神望向我们。大爷给我们一一讲解:挂在墙上的镰刀,表面的淬火依然具有光泽,峰口犀利;用铁圈存放的玉米棒,原本是留种的,谁知人去室空,成了老鼠与鸟雀的美味大餐,如今只剩下根根光秃秃的玉米芯了……

我们走出古巷,走到郊外,发现一些人驾驶着机器耕耘在田间。我们走进询问原来他们耕种的不仅仅是自家土地,政府通过将土地兼并,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减轻了土地的闲置问题,并且通过了解得知,虽然干农活的人少了,但效率高了,很多人愿意去城里打工,村里的地,政府会想办法,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打工挣钱也放心家里的老人能安安稳稳的修养天年。

临走时,我们问他们你们都开上机器工作了,还能算农民吗,他们笑着说,咋不算,能收粮食,在地里干活的都是农民。问完我们都笑了,是啊,回头在看看这片土地,几俩农民在地里干活,透明的薄膜被埋在土里,盖在苗上。阳光洒下,田里却也荡起波澜。

在调查农村居民行为居住行为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振兴在不断产生影响,闲置荒废的土地得到很好的处理。正如新老农民一样,北国的风吹不过南里村,南边来的春风却能深入平常百姓家。(通讯员 潘亚男)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潘亚男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追溯红色经典,传承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饱含着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荡气长存的红色文化,它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为之努力奋斗。红色文化是共产党理论的集中表达,蕴含着以人民为中…
走好乡村振兴路,美丽南里幸福家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乡村居民居住情况,“入乡求真”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南里村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秉持着求真求实的原则,我们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收…
寻南里乡情,展昔日繁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入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改革情况,2022年12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入乡求真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南里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通过此次社会…
地理与旅游学院:探访传统村落,聆听时代新声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大力度保护和管控农村宅基地资源,是当前农村宅基地改革的主要目标。为了解乡村居民居住现状,更好地提高居民利用宅基地的意识,“入乡求真”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3日前往山东省…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增建娱乐设施,添加生活色彩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增建娱乐设施,添加生活色彩与人民同行,了解生活现状。为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青年大学生对社区工作参与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守望邻里小分队”实践队成员于2022年12…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传统“串门”换面貌,社区交流有效率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传统“串门”换面貌,社区交流有效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流传已久。自古以来邻里相互帮助,有快乐共同分享,有困难相互帮助,邻里之间你来我往,相处如同家人一样。尤其对于…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走近民众生活,共建幸福社区
社会实践|守望邻里小分队——走近民众生活,共建幸福社区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号召,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2022年12月23…
人民携手努力,疫情终会过去
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的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充分了解乡镇农村的防疫现状以及国家防疫政策在基层地方的落实情况,推动乡村的防疫工作的稳步进行,曲阜师范大学教…
同舟共济风雨兼程,防控履责携手前进
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的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充分了解乡镇农村的防疫现状以及国家防疫政策在基层地方的落实情况,推动乡村的防疫工作的稳步进行,曲阜师范大学教…
聊大学子举办“绘绿色土壤,壮黄河水清”活动
土地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土壤健康保障粮食安全。为了提高大众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12月23—24日,聊城大学生物践行者协会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新广场举办以“绘绿色土壤,壮黄河水清”为主题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