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丝丝语,浓浓支教情
——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
中国青年网濮阳7月15日电(通讯员 李婉娅)有一群这样的孩子,拥有父母却如孤儿一般。为了更好地了解支教地儿童的生活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时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志愿者们进行了一次家访,7月14日,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向阳小学几个留守儿童的家中。
漫天灰尘挡不住老乡们的热情
踏着尘土飞扬的小土路,晒着大太阳,志愿者不断走访。路边坐着在外乘凉的老乡,“吃饭了没?”“进屋喝点水吧。”一路上志愿者们被老乡们热情的问候包围。“老乡们太热情了,还有让我们去家里吃饭的,原来他们都知道我们到这里支教啊,这是在城市中感受不到的那种亲切,每每都被老乡们的这种质朴感染到,”志愿者这样告诉记者。
在家访过程中,最先给记者留下印象的是留守儿童所居住的房子,木头撑起的房顶,经过长久风吹日晒已经不稳,但还只是拿了几根棍子支撑了下罢了。简陋的房屋,杂乱却也很简单的摆设,没有多余的物品,但每个主人都很亲切地将志愿者拉到座位上,并热情地为其倒着热水。
不听话只是因思念而得的一种任性
据了解,村中大多数人家的男主人都外出打工,为生计奔波,而母亲则留于家中操持家务并照顾孩子们。每户人家都有两三个孩子,屋内外常有小孩子跑来跑去地玩耍,只听到母亲对孩子的训斥和教导。“我们都没啥文化,只求学校老师能多教孩子点东西,孩子长大能有点出息啊。”一位母亲看着远处孩子们玩耍的身影说道。
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对一五年级调皮男孩子家访中见到了其奶奶,当记者问到“家中都谁外出打工了?去的地方远不远啊?”时,奶奶顿了顿,抹起眼泪说到是孩子妈妈外出打工了,去了上海,孩子一年才见妈妈一次。“家里苦呀,我和他爷爷都老了,孩子爸爸得在家种地,只能孩子妈妈出去干活挣钱,唉……”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天天这孩子还不好好学习,光调皮捣蛋,只有他妈妈打电话过来才听话去做做作业,看会儿书。”旁边的志愿者也渐渐心酸起来,“再多的调皮和不听话还是只因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渴望啊。”
无奈离开,其实是为更爱你
记者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记者向志愿者了解到,他是个性格内向也很听话的一个孩子,但是在学习上自制力不够强,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理想,不能及时上交作业,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到他家中看到他们居住的危房才知晓,孩子家里境况不太好,还有一个三岁的弟弟,爸爸妈妈在上海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一到两次,兄弟两人均由奶奶抚养。奶奶年龄大了,对孩子的教育难免有些欠缺,我们在与妈妈交谈的过程中察觉到,男孩性格其实和其他孩子一样,是个很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孩子,当记者谈到陪伴孩子这个问题时,妈妈不禁留下了愧疚而又无奈的眼泪:“我很想一直陪伴孩子成长,但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每次离家时,面对孩子想要父母留下来的请求时,只能强忍哽咽,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转身离开,我们必须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去拼搏。”志愿者们都被妈妈的话感动地湿了眼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