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报玉树7月7日电(通讯员 陈择娜 董真 吴骏豪)为满足藏区孩子对大海的渴望、解决公益组织“偏科”问题,促进两地民族间的交流、为藏区发展提出多方面建议以及积累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验,浙江海洋大学“海山情缘、山海共筑”藏区志愿服务队中的三名成员于7月5日从位于东海之滨——舟山的浙江海洋大学,载满期望与祝福向西出发,历时两天,抵达3348公里之外、平均海拔366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活动计划,包括海洋科普馆的建立与修缮、“云视频”课堂的录制、应急救护培训、捐赠、支教、调研等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副校长参观校园。 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豪 摄
在出发之前,团队在浙江海洋大学校园内特别举办了“海山计划、你我同行”公益送祝福活动。据统计,参与此次活动的人数超330人,共收到明信片301张、信15封、画作8幅,其他礼物祝福若干件。这些祝福现已随团队中的三名支教队员一同前往二完小,之后将被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图为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参加公益送祝福活动留影。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博宇 摄
7月7日一早,团队成员们就在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副校长桑周巴毛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学校。桑周副校长向团队成员们大致介绍了学校的基础设施状况、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在校学生以及在职教师人数、校园文化建设等情况,使得他们对接下来的工作环境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她告诉团队成员们,这里的学生大多数是从其他各个地方搬迁过来的牧民的孩子,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孩子们接受知识上的教育也只能在学校里。接着,桑周副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和团队成员们自身的情况,给他们布置了适当适量的教学任务。桑周副校长坦言:“现在学校各年级段都是很缺老师的,有些课程甚至由于没有足够以及合适的老师而无法开展,支教老师的到来给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随后,他们又和其他授课老师就教学安排和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以便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在与学校老师的交谈中,他们了解到藏区乡村小学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小学来说,还比较薄弱和低下,存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动力不足,各级段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因此,按照“补短板,增长板”的原则,他们就各自的教学内容认领了相关教材和资料。得知下午就有课程需要支教老师时,稍做了解后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备课工作。
下午,团队成员们开始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他们发现,学生们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课堂纪律却比较差,脑袋里没有“为什么学、要学什么”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尽可能地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课堂的教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力,并结合教学内容告诉同学们一些人生的道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海洋梦”。一天下来,队长董真感慨万分:“这里的孩子非常活泼、充满活力,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新奇。下课的时候总有孩子拉着我们的手,‘老师好!’的问候连绵不断响彻走廊,一拿起相机就会簇拥着过来,对着镜头打招呼、扮鬼脸,我们真的很受触动。希望在给孩子们带来改变的同时也期待看见自己的变化。”虽然当地条件艰苦,时不时还会出现高原反应,但三名团队成员依旧不退缩、肯坚持,将来的初心发挥到底。
图为实践队员董真请学生上台演示大月与小月的教学内容。 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豪 摄
据悉,今年“海山计划”的支教项目以线上线下同步、互补教学的形式开展,而线上支教团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海洋科普、急救课共5门课程。除急救课之外,所有的课程都以“海洋”为中心,围绕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科技等内容设计了7个不同的主题,团队成员须按照主题设计相应课程。考虑到线上支教的局限性,线上支教团队会定期与线下支教队员以及支教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藏区小学的具体学情,互相反馈,及时进行改善和调整;他们还在课程里精心设置了课堂练习、小游戏等环节,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也会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增强可利用性。
图为语文组实践队员准备直播现场。 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博宇 摄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团队成员还会开展海洋馆的建立与修缮、应急救护培训、特色课程教学、捐赠、调研等活动,真正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1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