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次的低碳稻作调研活动走访了江西省全部11个地级市里面的部分村庄,在本次的调研活动中,我收获蛮多:一是对于低碳稻作的理论理解更加清晰,也更加深刻;二是对于目前低碳稻作的现实情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先前通过各类途径或多或少对低碳稻作有一定的了解。农业是除工业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其中水稻的碳排放量约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16%。目前在水稻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氮肥、钾肥和复合肥,这些都或多或少会加大碳排放量,所以,在本次调研开始之前就对调研结果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但是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现状比实际预想的还要更加严峻。在我们走访的各个地区的各个村庄里面,村民普遍对于低碳稻作不是很了解,对于何种行为可以实现低碳稻作也是不清楚。村庄里面的水稻种植依旧普遍使用各种复合肥,希望以此来增加产量;虽然在调研中农户对于采纳低碳稻作的意愿比较高,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村民仍然延续的是已有的稻作方式,这和采纳低碳稻作的意愿相矛盾,甚至部分村民为了提高种植效率而采取高碳排放的稻作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从生态意义上讲,推动低碳稻作是降低农业碳排放、实现农业“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却困难重重。这一方面是现实的考虑,当前在家种地的普遍以中老年人为主,老一辈人的思想已经固定,对于新事物一般不会主动性地去采用,反而会“固执”地采用老一套的稻作方式。同时江西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较为破碎,而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家里的耕地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机考虑对于村民来说是最重要的,而采取新的稻作方式会不会对产量有影响?减少了产量村民生活如何保证?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是成本的考虑,采取这一稻作方式会不会增加经济投入?会不会需要村民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上面?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村民对低碳稻作方式的选择。因此,如何在符合现实情况,平衡好生产生活,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推动低碳稻作,是当前政府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9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